“雙奧”志願青年:長大的奧運夢
2022-02-02 08:26:5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周文其、黃揚、褚萌萌)再過幾天,21歲的朱茜就將實現等待了10餘年的夢想——“和2008年的姐姐一樣,用志願服務拉近世界與北京的距離”。

  儘管當年只有7歲,但這段時光在她腦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那時候很羨慕姐姐,可以參與到北京奧運會這樣的大事。”她説。

  志願服務結束後,姐姐還把志願者的微笑圈送給朱茜。“我太開心了,每天都帶着它,還把它拿到別的小朋友面前炫耀。”回想起當年的情景,她忍不住笑了。

  正因為兒時的夢想,當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面向全球招募志願者的消息發布後,朱茜很快就報了名,成為國家體育館的一名志願者。

  姐姐送的志願者“微笑圈”為朱茜種下了奧運志願夢的種子。(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

  最初,她被分配到賽事服務的崗位。“和當年姐姐的工作一樣,為觀眾提供引導服務。”她説。

  其後,她又被調派到觀眾服務水平測試的崗位。朱茜説,這份工作要求她們從觀眾的角度發現場館或志願服務的問題,並提出反饋意見。

  為了檢驗志願者的臨場反應,朱茜和同事還會在測試中特意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如摘下口罩喝水、模擬受傷等,看他們如何處理。

  “模擬完以後,我們會統一小組討論,然後把發現的問題以文字的形式反饋給場館和有關負責老師。”她相信這樣可以讓冬奧會辦得更好。

  在朱茜看來,這份志願服務培訓的經歷讓自己獲益良多。“既提升了我和別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也讓我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收穫更多友誼。”

  和14年前的環境相比,本屆北京冬奧會最大的區別在於需面對疫情的考驗。“在和姐姐取經時,她最多的也是叮囑我做好個人防護。”朱茜説。

  少年時的經歷讓余中淇對奧運有着特別的感情。(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

  來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余中淇,也將和朱茜一樣實現夢想。

  2008年,余中淇報名成為一名城市誌願者,在奧運場館周邊搭建的小亭子裏提供一些簡單的翻譯和諮詢服務。“由於年齡小,我當時主要是為志願者大哥哥、大姐姐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他説,當時就想著以後有一天要像他們一樣,為北京和奧運提供更好的服務。

  如今,他的夢想成為現實。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他將承擔一個更核心的志願崗位——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為來自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提供聯絡、接待、翻譯等服務。

  “2008年從事的工作內容相對簡單,而這一次更加複雜,需要經過前期多輪培訓和能力上的鍛煉,才能夠勝任。”余中淇説。

  在他看來,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之間也存在着不小的區別。

  余中淇正與其他志願者討論志願工作。(新華社記者 黃揚 攝)

  “當年提倡的‘北京歡迎你’的概念,像是我們張開雙臂,讓世界更好地認識我們。而如今,‘一起向未來’的口號,更多意味着我們參與到世界的整體潮流之中,引領世界奔向一個更好的未來。”余中淇説。

  冬奧即將來臨,余中淇給自己定下了三個小目標。“首先,希望做好我對接的那位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的服務工作;其次,希望與這位成員等更多國際友人成為朋友;最後,希望通過自己周到、細緻的服務,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青年積極、熱情、向上的形象。”(參與采寫:李放)

+1
【糾錯】 責任編輯: 畢尚宏
北京要聞
奧林匹克塔上演燈光秀
奧林匹克塔上演燈光秀
頒獎流程 挑燈夜練
頒獎流程 挑燈夜練
海陀塔,亮了!
海陀塔,亮了!
北京西城:核酸檢測進行時
北京西城:核酸檢測進行時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2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