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讓美不勝收的古典長卷“活”起來
2022-01-23 11:43:2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層巒起伏的群山、煙波浩渺的江河,和漁村野市、水榭亭&、水磨長橋等靜景,穿插飛鳥、捕魚、駛船、游樂等動景,動靜結合、相得益彰……近日這幅被稱為中國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經改編後被搬上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的舞&,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形式呈現,使觀眾在欣賞“流動的名畫”、領略宋朝獨特美學的同時,品味舞蹈的魅力。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劇照。(受訪者供圖)

  我國青綠山水名作《千里江山圖》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該作以精練的手法、絢麗的色彩、工細的筆致表現出山河的雄偉壯觀,被稱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2017年在故宮博物院展出時的場景。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為了讓這幅傳世名作被更多人欣賞,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了《千里江山圖》,讓這幅古典長卷“流動”起來。該劇以詩劇為體裁,以“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等篇章為輪廓,由一位故宮研究員以展卷人的視角切入,讓觀眾跟隨畫卷的展開,走近畫家王希孟的內心,徜徉在富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傳統美學的意趣之中。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劇照。受訪者供圖

  篆刻人、織絹人、磨石人、制筆人、制墨人,白色的絲絹、靛藍色的篆刻、赭褐色的石、青灰色的筆、黑灰色的墨,再加上大紅官服、粉衣簪花……典雅的中國古典色彩,和賦予色彩不同氣質的工藝,在舞&上共同構成了層巒疊嶂的“千里江山”。

  業內人士認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呈現的不僅是舞蹈藝術,也像一件裝置藝術。不僅有舞,還有詩情、書畫、耐人尋味的哲學意蘊。該劇的舞&設計和舞&調度頗為複雜,採用地面多層轉&和空中圓弧機械的構架,創造出“天旋三圈,地轉四圈,上下左右皆可以移動”的舞美效果,使美不勝收的古典長卷徐徐展開。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劇照。受訪者供圖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一次實踐。該劇自2021年8月在國家大劇院首演以來,在南通、上海等16個城市演出50余場,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豐收。這部詩劇不久前在B站跨年晚會上的驚艷亮相,不僅讓千萬網民在線開啟沉浸式“賞畫”體驗,還點燃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引發一波“國潮”。


  記者:張漫子

  編輯:王薇、欒若卉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杜文傑
北京要聞
北京:雪中童趣
北京:雪中童趣
我國多地迎來降雪
我國多地迎來降雪
北航冬奧志願者出征儀式在京舉行
北航冬奧志願者出征儀式在京舉行
北京降雪
北京降雪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9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