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4日),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1)》和《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1)》在京發布。其中,北京“健康生活指數”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一,“健康北京”主要指標已經基本實現,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升。
藍皮書透露,2015年至2019年,“健康中國”建設各項指標持續優化,“健康中國”建設綜合指數較高的省份多集中在華東、華北地區,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10個省(市)綜合指數位於第一梯隊,北京市在“健康生活指數”維度排名全國第一。“健康中國”建設進程在不同地區、不同省份之間存在較大的不平衡性,建議在薄弱環節和重點地區加大推進力度。
藍皮書綜合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健康北京發展建設規劃》及《“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相關工作要求,設定了健康人群、健康服務、健康環境三大類評價指標共30項。在16項約束性指標中,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平均院前急救呼叫反應時間、藥品抽檢合格率等15項指標實現或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值;14項預期指標中,人均期望壽命、孕産婦死亡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等10項完成了“十三五”預期目標。
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6.4%,市民體質和健身意識普遍提升,每週參加一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超過50%,以“15分鐘健身服務圈”為基礎的立體全民健身設施格局得到全面完善,在城市社區的覆蓋率達100%。
近年來,北京市公共衞生服務保障日益增強,建立起從孕育到出生、成長、死亡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體系。截至2020年,人均期望壽命達82.43歲,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2.53‰,四類慢性病過早死亡比例為10.56%。在食藥、水體、大氣、市容、交通等方面,北京市均構建起了健康友好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但在環境質量改善、“大城市病”問題、居民健康行為指數、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程度、健康産業發展等方面,仍有持續建設的空間。
藍皮書認為,從工作成效看,北京在培育健康人群、優化健康服務、構建健康環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建立了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目標體系建設更加科學全面,服務能力更加紮實,從鼓勵每個市民做“健康北京人”向動員全社會建設“健康北京城”的目標不斷邁進。(記者 劉蘇雅)
-
健康城市藍皮書發布 北京健康生活指數排全國第一
昨天,健康城市藍皮書——《中國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1)》和《北京健康城市建設研究報告(2021)》在京發布。藍皮書綜合了《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健康北京發展建設規劃》及《“健康北京2030”規劃綱要》相關工作要求,設定了健康人群、健康服務、健康環境三大類評價指標共30項。
-
健康生活 北京中小學寒假作業添體育健康“套餐”
中小學生期盼的寒假即將來臨。北京林業大學附屬小學的體育老師們制定了一份寒假體育家庭作業單,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學生收到的作業單內容各不相同。
-
16支球隊快樂切磋 迎冬奧百隊杯冰球賽揮桿開賽
為迎接冬奧會營造良好氛圍,也為北京市的冰球少年提供更多比賽機會,“2022迎冬奧北京晚報百隊杯青少年冰球邀請賽”昨晚在朝陽區北京夢想捍衛者俱樂部揮桿開賽。
-
北京成立老城保護房屋修繕修建技術專家委員會
同時提出,北京市住建委將負責建立老城保護房屋修繕修建技術專家委員會,推行老城房屋修繕與保護實施方案專家評審制度,以全面提升修繕修建技術水平,促進老城風貌保護。
-
2人造謠美國冬奧代表團抵京需錯時出行被北京警方查獲
北京警方同步開展謠言查處工作,將編造並散播不實信息的違法人員齊某(男,27歲)和曹某某(男,44歲)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