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追逐的“藍”與“綠”
2022-01-13 09:12: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倪元錦)從開始系統治理PM2.5的2013年起,公益人士鄒毅每天拍一張北京天空的照片。去年的世界環境日,鄒毅在科普“綠色冬奧”時向青少年發起“藍天打卡”的號召。

  2022年1月12日,即將完工的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景觀。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過去9年,鄒毅用圖片記錄的,是北京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北京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在區域空氣質量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有利的情況下,2021年北京大氣環境中PM2.5年均濃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PM2.5和臭氧同步達國標。至此,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

  “但這不是個很高水平的達標,也不是個基礎很穩固的達標,所以不敢有一絲懈怠。”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於建華強調,治理是相對長期的過程,不會“躺贏”的,北京會繼續深化“一微克”行動,一微克一微克去摳,一天一天爭取藍天。

  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另一舉辦地河北省,與鄒毅同為攝影愛好者的市民王汝春從2014年開始每天給天空拍照,將文件夾取名為“追蹤霧霾”。

  張家口市崇禮區森林茂密的長城嶺(2017年7月29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污染嚴重時,別説遠處,對面的樓都看不清。現在,照片裏的灰濛濛越來越少,藍色越來越顯眼。”王汝春説,他早已將文件夾改名為“追蹤藍天”。

  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一張“環保路線圖”早已悄然鋪開,緊緊圍繞“統一規劃、嚴格執法、聯合管理、改革創新”的思路。北京於2013年1月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對6項污染物進行連續監測,包括老標準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新增的PM2.5、臭氧、一氧化碳。其中,PM2.5採用世界衞生組織第一階段目標值,35微克/立方米。

  9年之後的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出現重污染日8天,較2013年減少50天,降幅高達86.2%。2021年,北京的一級優天數為114天,較2013年增加73天。

  “藍天底色更純、含金量更足。夏季秋季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於建華説,北京的PM2.5濃度,2021年較2013年下降63.1%,相當於平均每年下降7微克/立方米。

  冬日裏的首鋼滑雪大跳&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2021年,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為38.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率達15.3%。北京冬奧會部分項目舉辦地張家口,在2020年至2021年連續兩年實現了各項污染物指標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抬頭可見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這是京張地區居民越發明顯的普遍感受。

  除了藍天,還有綠電。“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在世界首創500千伏張北柔性直流工程現場,頗具詩意的口號格外醒目。

  該工程是世界上首個輸送大規模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種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把張家口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北京。北京冬奧會成為歷史上第一屆100%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的奧運會。

  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的一座光伏發電場(2016年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丁勝介紹,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所有新建場館均取得三星綠色建築設計標識。國家速滑館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的冬奧速滑場館,碳排放趨近於零;國家雪車雪橇中心賽道是世界首條整體加蓋遮陽棚的賽道,整體遮陽棚可有效降低氣候因素對冰面的影響,最大限度降低賽道的能源損耗;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施工中採用表土剝離及回收利用技術,減少賽區內的水土流失、最大化減少客土引入賽區、保護原生種子庫,降低外來物種入侵的概率。

  2015年,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不是中國治理環境的起點,它是一個加速器。而今,冬奧會即將舉辦,也不會是奔向“藍天”“綠電”的終點,而是再出發的另一個起點——力爭“十四五”期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於建華&&,下一步將大力實施綠色北京戰略,堅持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主線,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重點,以本地和區域協同治污為關鍵,聚焦機動車、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十四五”後四年氣象條件不利趨勢會逐年上升,造成有利於污染物形成的趨勢,這就意味着,要鞏固現在的改善成績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進一步深化聯防聯控聯治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賀克斌説,特別是在秋冬季的攻堅治理階段,出現不利氣象條件的時候。

  編輯:鄭直、吳博文、王浩宇

+1
【糾錯】 責任編輯: 陶歡
北京要聞
  • “快護暖美”!科技助力打造冬奧健兒戰衣
      2021年12月4日,劉莉在北京服裝學院內的國家冬季運動服裝裝備研發中心服裝展示區域處,展示團隊研發出來的冬季運動服裝。
  • 滑行助推器——我為冬奧冰雪訓練“加速度”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院路校區附近的一處空曠場地,柯鵬(右)與他的碩士研究生張藝鳴(左)、劉暢飛進行助推器實驗。
  • 北京城市副中心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10.27%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去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場新設市場主體21624戶,同比增長10.27%,市場主體總量全市排名第4,創5年新高。據了解,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對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推行“證照分離”改革,企業申報登記事項後,登記機關後&審查“秒批”,營業執照立等可取。
  • 節前北京新發地市場蔬果品種豐富供應充足
    ”  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昨天新發地市場蔬菜供應量為2.2萬噸,加權平均價是每公斤3.49元,去年同期是每公斤4.46元,同比下降21%。在精品水果交易區,“國産水果大王”董廣景正在整理着展示的水果,雲南的蓮霧、枇杷,廣西的柿餅,福建的葡萄柚,四川的果凍橙……各種各樣的水果琳瑯滿目。
  • 2021年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交易金額達96億元
    1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以線下與視頻形式召開2022年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並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據悉,去年北京開展的三場大型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落地場景40.3萬個,交易金額達96億元。
北京追逐的“藍”與“綠”
北京追逐的“藍”與“綠”
卡通虎駕到 街頭年味濃
卡通虎駕到 街頭年味濃
冬奧零距離·項目介紹:冰壺
冬奧零距離·項目介紹:冰壺
守護旅客安全
守護旅客安全

01007006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57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