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21日在京發布。(受訪單位供圖)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 蓋博銘)“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21日在京發布,全面評價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水平。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是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團隊,從創新資源、創新環境、創新服務、創新績效等維度,評估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情況的指標體系。
數據顯示,自2005年至2020年,首科指數總指數從60分增長至162.11分,整體增幅達170.18%,並且每年保持正增長。
2020年首科指數得分同比增長4.33%,為近五年最低增幅,其同比增幅較上一年下降1.88%。報告顯示,疫情對首都科技創新發展的短期衝擊效應明顯。
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介紹,通過數據分析,課題組發現當前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四個突出特徵。一是大量頭部企業集聚,創新資源規模質量突出。二是制度創新不斷突破,創新發展政策環境突出。三是科技引領轉型升級,創新成果産出績效突出。四是技術交易蓬勃發展,創新輻射帶動能力突出。
同時,北京作為我國科技資源最為豐厚的地區,具有率先建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潛力,但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發展需求,依然任重而道遠。課題組提出,當前,北京的科技、人才優勢還有待進一步發揮,創新發展的短板尚需進一步補足。
北京要聞
-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發布
“首都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21”21日在京發布。
-
故宮游客丟棄的垃圾都去哪兒了 文創原是變廢為寶
故宮博物院的“零廢棄”項目中,9個廢瓶子經過再造,可以織成約1米長的布料。之後,加入文創師巧思,印着精美中式花紋的圍巾、繪着瑞獸圖案的環保布袋、畫着旋子彩畫的眼罩等“綠色”文創上新。這是記者昨天在故宮博物院“零廢棄”項目兩周年總結會上看到的成品。
-
道路停車明年新增補繳環節 不超50元補繳不處罰
-
司機不用再下車 公交車“大辮子”會自動找線
為進一步提升乘車舒適性和運營安全,北京公交電車保修廠對460輛雙源無軌電車實施了集電桿技術升級改造。
-
"通州堰"兩大工程年底亮相 將成為開放式水景公園
近日,市發改委對外介紹,作為本市重要防洪體系“通州堰”的重點組成部分,宋莊蓄滯洪區(二期)工程、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將在年底正式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