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為防止電動自行車上樓充電,預防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大興區觀音寺街道探索形成了“防、控、疏、宣、查、勸”六步工作法。目前,轄區內已有577部電梯安裝“車臉識別”系統,6512輛電動車實現“實名制”,增建充電樁、換電站等多種形式充電設施1300余處,增設充電口3126個。
在大興區首座禦園三里小區一單元樓內,只要有電動自行車推進電梯,轎廂便立即發出警示,電梯門也無法關閉。
在沒有電梯的老舊小區,街道強化“人防”措施,以網格為單位,相關科室、社區聯合物業每日晚間檢查。每週三晚,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街道開展電動自行車專項大檢查,督促電動自行車火災隱患問題整改落實。街道21個社區還成立了安全勸導隊,樓門長、消防志願者、在職黨員自發當起“監督員”,每日晚高峰時段在樓院巡查,及時勸阻。
截至目前,街道每輛電動自行車都有一張手寫的“身份證”。當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工作人員在巡查時,發現電動車存在違規充電、瓶車分離等問題,可隨時通過“實名制”&賬查詢車主信息,督促其整改。目前街道還在試點升級2.0版本,將手寫編號變為二維碼,實現掃“碼”追源、“碼”上管理。
“目前街道內有3126個充電口,與轄區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比例為1比2.75,高於需求配比,基本能滿足居民日常充電需求。”觀音寺街道工作人員&&,設備具有遠程自主斷電、火災預警等功能,支持掃碼、投幣、刷卡等多種付費方式,不僅方便了年輕人,不擅長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群體也能夠輕鬆完成支付操作,既安全又便利。(記者 張宇 通訊員 羅靜)
北京要聞
-
金安橋站交通一體化項目基本完工 首鋼園年底再添活力社區
-
專家實地“踏”出明年長城搶險重點
-
從畢業生到“大先生” 中國傳媒大學推出系列人才工程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中國傳媒大學18日召開人才工作會議,集中發布了“創作青拔人才培育項目”“‘金核桃’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教授聘任”實施辦法等改革舉措;創造性提出“代表作、貢獻度、主觀評價”的教師考評體系;建立完善從畢業生到“大先生”的人才培養鏈條,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為該校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
"防控疏宣查勸" 大興六步法將電動車"請"下樓
-
響應北京消費季活動 通州發放2000萬元汽車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