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一行實地踏勘申報長城搶險加固項目的密雲356號敵&,給出初評意見和搶險加固策略。記者 甘南攝
2019年起,本市每年啟動不少於10個長城搶險加固項目,以排除長城險情,保障文物安全。目前,2022年度北京市長城搶險加固項目申報已經結束,有長城的6個區申報的項目中,修哪個不修哪個如何決定?市文物局邀請國家文物局專家庫裏的長城保護專家昨天前往密雲區,實地踏勘密雲申報項目中的兩個,給出初評意見。
早上8點半,來自市區的三位專家起了個大早趕到古北口鎮臥虎山長城腳下。第一個要勘查的是密雲長城356號敵&。
這個敵&有特點,它不是常見的方形,而是圓形的。據專家們介紹,北京段長城裏圓形敵&只有3個。356號敵&一共兩層:遠看像糧倉一樣的基座和二層的鋪房。但如今基座保存完好,二層的鋪房只剩地基和殘磚了。
“圓形敵&在北京段長城裏比較少見,我們希望能修一個有特點、有典型性的敵&,將來可以做文化展示。”密雲區文物所所長李偉&&。
專家們還沒爬到356號敵&,就被它西側的敵&吸引了。這個敵&雖然是方形的,保存也相對完好,但令人揪心的是,敵&內部有一個墻角的磚被扒去了一大片,面臨坍塌風險。“這個應該抓緊修,不修有個兩三年得塌。”三位專家異口同聲。三人又沿着殘損的&階爬上二層,看到一層屋頂也漏了一個洞,現場就交代起該如何搶險加固。
搶險與否,專家們評判的標準是什麼?
原來,今年市文物局製作了一份專家初評打分表,共10多個打分項,總分100分。打分內容包括是否屬於國家級長城重點段、最近險情發生的時間、是否有大面積坍塌的風險、是否存在滲水現象、是否有後續利用計劃等等。目前打分表還在不斷完善中。
“有的敵&已經塌了,而且再過10年、20年也就這樣,那就可以緩一緩。但如果目前看著還比較完整,但存在將要坍塌的危險,就需要馬上搶險。”專家解釋。
圍繞前一個敵&討論完,一行人爬上了356號敵&。大家前後左右仔細觀察後,都認為有修繕的價值,當場討論起具體的修繕方案:基座不用動,把中間鋪房的墻做局部的恢復,尤其房間內部柱礎石上面,可以放上一根柱子,讓來參觀的人了解這個敵&的基本結構。
踏勘完356號敵&,專家們又驅車50多公里,到馮家峪鎮踏勘密雲區25號水關,並給出搶險加固意見。
據了解,密雲區是今年初評的第一站。未來一個月,專家們將完成全部申報項目的初評。(記者 於麗爽)
-
金安橋站交通一體化項目基本完工 首鋼園年底再添活力社區
-
專家實地“踏”出明年長城搶險重點
-
從畢業生到“大先生” 中國傳媒大學推出系列人才工程計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中國傳媒大學18日召開人才工作會議,集中發布了“創作青拔人才培育項目”“‘金核桃’人才支持計劃”“青年教授聘任”實施辦法等改革舉措;創造性提出“代表作、貢獻度、主觀評價”的教師考評體系;建立完善從畢業生到“大先生”的人才培養鏈條,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為該校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
大興六步法將電動車“請”下樓
-
通州發放2000萬元汽車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