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京冬奧會男子冰球的主比賽場地,國家體育館(“冰之帆”)將在11月10日至14日舉行“相約北京”冰球國內測試活動。從上周起,國家體育館的制冰工作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3日冰面厚度已達到賽時要求的4厘米。
仔細地貼上“相約北京”的徽記,一寸一寸地檢查冰面是否有瑕疵,剷除掉邊角多餘的冰塊……在長60米、寬26米的“冰之帆”比賽館冰面上,由齊齊哈爾市體育局派遣的中方制冰團隊領隊崔雲凱和他的隊友們在外籍主制冰師的指導下,緊張地做著冰面的收尾工作。
今年年初,國家體育館在改造完成後進行了首次制冰,4月份進行冰上測試活動時進行了第二次制冰。本次制冰從10月28日正式開始,是國家體育館的第三次制冰,邀請了兩名外籍主制冰師參與。
“整個過程大概分六個步驟:3次制冰、1次鋪膠、1次劃線、1次貼徽記。”崔雲凱介紹説,首先在賽場澆築純凈水,鋪底冰;待水結冰並達到一定溫度後,鋪上一層白色漆料;再澆水制冰,進行劃線;再澆水加厚冰層,最後貼上“相約北京”徽記收尾。這個過程雖然看著簡單,但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特別是制冰環節,水的質量、冰的溫度、水澆築的手法都會影響冰的質量,比如硬度、柔韌度等。“在外籍主制冰師的指導下,我們每一步都是按照標準精準操作的。”崔雲凱説。
這是崔雲凱的制冰團隊第二次參與國家體育館的制冰工作了。“我們的制冰師都有二三十年的經驗,也多次參與國際冰雪賽事的制冰工作,有信心高標準完成任務。”崔雲凱説道。
主館進行制冰的同時,11月1日,“冰之帆”訓練館的制冰工作也已經啟動。今天,主館和訓練館的兩塊冰面的制冰工作將全部完成。
為了模擬冬奧會賽時的賽事組織運行和場館防疫運行,這次制冰工作完全在小閉環內進行。(記者 朱松梅 通訊員 馬宇晗)
(原標題:“冰之帆”今日將完成第三次制冰)
-
四大市場果蔬價格下降
11月1日,北京市新發地、大洋路、順鑫石門和八里橋市場開始免除整車運送蔬菜和蘋果、梨、柑橘、橙子、柚子五類國産水果進場交易費用。昨天早晨,記者在新發地市場蔬菜交易區看到,大車排得整整齊齊,貨物滿滿當當,交易活躍,秩序井然。
-
北京熱力站平穩升溫爐火旺 供熱管家24小時在崗
據市氣象&預報,本週末北京將迎來一次大風降溫天氣,並有望迎來今冬初雪。距離供熱服務中心不遠的西八里莊熱力站,佔地面積約370平方米,內設6套供熱設備,負責周邊46萬居民的供熱,包括八里莊北裏、恩濟裏等4個小區。供熱季到來,李振濤吃住都在熱力站,每天24小時在崗,用戶打個電話就能找到他。
-
全球連線|“火焰藍杯”秋季比武競賽在北京開賽
2021年北京消防救援總隊“火焰藍杯”秋季比武競賽於11月初在京舉行,共有來自總隊22個支隊的1487名指戰員參賽。
-
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場貨源充足 能夠滿足市民需求
-
北京加強房地産預售資金監管:先監管保護後網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