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10月13日上午,“孝老敬親 一路相伴”重陽節關愛老人主題活動在通州區梨園鎮舉行。和其他重陽節活動不同,備受老年人歡迎的不是小禮品、購物袋,而是工作人員派發的《民法典》。
活動主要以法律諮詢、健康指導、公益遺囑訂立等形式展開,重點向老人介紹《民法典》中“人格權、完善意定監護制度、增設居住權規定,尊重個性化繼承,擴大遺贈扶養範圍”等內容。同時,還就法律援助範圍及申請程序以及識別保健品詐騙、防範金融風險等知識向老年群體進行了普法宣傳。
活動現場,領取《民法典》的老人排成了長隊。工作人員介紹,老人們熱情非常高,主辦方為本次活動準備了1000本《民法典》,才10點半就已所剩無幾。
北京市老齡協會權益保護處處長尹政偉介紹,老年人普遍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也比較欠缺。《民法典》的受歡迎,恰恰説明老年人對法律服務的需求非常迫切。
“90%的老人在權益受到損害後往往都會瞞着家人,甚至連老伴和子女都不告訴。”尹政偉介紹,近年來,北京市老齡協會接到的侵權案例,許多都是在社區活動中發現的。她&&,為向老年人家庭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通州區老年人家庭法律服務站已於日前揭牌。“服務站為老年人提供購買金融産品、保健食品的風險評估,避免老年人上當受騙。”(記者 王琪鵬)
北京要聞
-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館“藝術一點通”講座收官
由北京市西城區文化館主辦的國慶檔“藝術一點通”講座於近日完美收官,為廣大群眾在國慶假期期間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
普法活動到身邊 一起學學民法典
“孝老敬親 一路相伴”重陽節關愛老人主題活動在通州區梨園鎮舉行。北京市老齡協會權益保護處處長尹政偉介紹,老年人普遍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對法律知識的了解也比較欠缺。
-
故宮近年28項考古發掘有故事 故宮地面比明永樂時高了一米
在故宮博物院以“考古視野下的文明交流與互鑒”為主題召開第五屆“太和論壇”上,一段《紫禁城·天子的宮殿——地下尋真》的影片揭開故宮近年28項考古發現的幕後故事。
-
北京市&&建築物名稱管理暫行規定 建築物名稱不得“大洋怪重”
建築物名稱不規範現象將得到嚴管。北京市規自委官網發布《北京市建築物名稱管理暫行規定》,明確提出建築物名稱應避免使用“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名稱。
-
“北京十月文學月”開幕 百場活動奉上文學盛宴
以“新時代新文學 新使命”為主題的第六屆“北京十月文學月”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