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當青年被綁上暴力戰車——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二
2020-05-08 13:47:5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香港5月8日電 題:當青年被綁上暴力戰車——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二

  新華社記者

  回看2019年嚴重衝擊香港社會的修例風波,一組數字最令人痛惜:截至今年3月初,在參與暴亂被拘捕的7700多人中,學生佔了四成,當中逾半是大學生;18歲以下涉嫌刑事毀壞的被捕人士去年6至7月佔整體5%,至今年1月已逾50%。

  爛漫花季,驟然被卷入腥風血雨;青春熱血,在街頭狂飆中迷失了自我……

  這些年輕人,是如何被綁架在失控的戰車上衝向懸崖?虛幻的激情之後,有誰為他們被蹉跎的年華負責?在人生最需要正確引導的階段,他們遭遇了什麼?

  扭曲的教育

  2019年10月13日,黑衣暴徒在香港多處肆意破壞。警察阿力(化名)與同事奉命到地鐵觀塘站處理一宗刑事毀壞案件。人群中突然伸出一把利刃,直刺阿力頸部。

  持刀傷人者,竟是一名只有18歲的中六學生。

  一個多月後,病床上的阿力痛惜地對記者説:“這幾個月,有些大學生、中學生用很暴力的手段襲擊警察、市民,破壞商鋪。我覺得香港的教育出了問題。”

  在修例風波中,青少年是最為狂熱的一群。他們肆意縱火破壞、打砸店鋪、毀壞公共設施、投擲汽油彈、攻擊警察及市民。

  但荒謬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被警方依法處置後,有學校不但沒有批評他們的違法暴力行為,反而發聲明指責“警察違規及越權的暴力”,呼吁社會各界“接納”施暴學生。

  香港教師中不乏煽暴、縱暴者。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介紹,香港中小學校有6萬多名教師,其中不乏一些思想比較激進的教師,他們人數雖少但能量較大。他們利用講臺進行政治宣傳,蠱惑部分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走上街頭。其中最暴戾的成員更被培養成不辨是非、蔑視法紀的“勇武”之徒。

  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部門統計,自去年6月至今年1月底,共接獲171宗有關教師有可能涉及專業失當的投訴,大部分涉及發表仇恨、詛咒等不當言論。一名中學助理校長竟詛咒“黑警死全家”“警察子女活不過七歲”。香港輿論稱,這是“教育界之恥”。

  作為香港最大的單一行業工會及參與會員最多的組織,香港“教協”長期被反對派勢力所把持。該組織頭目葉建源曾經表態支援中學生在校園內宣揚“港獨”,將其美化為“有主見、有個人見解及關心時事”。

  “如果説香港的教育‘病’了,那麼首先就是教育者出了問題。”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原副院長顧敏康撰文説。

  教育者之外,教學內容也問題重重。“香港缺失正面引導的國民教育,卻充斥著反對派負面宣泄、充滿仇恨的‘教育’。”將軍澳香島中學校長鄧飛説。

  通識教育在回歸後成為香港高考必考科目,卻變為香港無良教師錯誤引導青年學生的平臺。

  隨手翻閱一些通識教育教材,赫然見到的是攻擊“一國兩制”、美化非法“佔中”、激化香港與內地矛盾、對內地進行醜化污名化……有些教師自主編寫的通識科教材,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政治文宣品,被用來煽動學生參與激進違法行動。

  中國歷史教育的不足和扭曲同樣影響深遠。2000年起,中國歷史科曾長時間不再是香港學校的必修科,許多香港青年是在模糊了歷史根脈、淡忘了歷史興替的課程框架裏長大。

  “一些在港英時代成長起來的教師,本身沒有經歷過愛國教育和中國歷史教育,對歷史和國情了解膚淺,甚至充滿負面認知和偏見。他們對歷史的闡述、對學生的引導,助長了年輕人對現狀的不滿。”香港培僑中學教師穆家駿説。

  香港時政評論員屈穎妍指出,有香港初中教材,“南京大屠殺這段‘國仇’只有75個字,大躍進、‘文革’那段‘家恨’卻用了18頁。于是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香港年輕人舉著英、美國旗都不臉紅”。

  煽暴的網絡

  2019年六七月間,香港部分反修例示威者與執法警員發生衝突,隨後部分警員的個人及親屬資訊在網絡上被公開,包括警員及其家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和家庭住址等。

  有警務人員説,自己及家人收到大量滋擾、恐嚇來電及短信。據統計,短時間內移送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的個案即達150宗。

  在修例風波中,香港一些網絡論壇和社交媒體淪為滋生暴徒的溫床、教唆暴行的課堂,成為最大的亂港禍源。面對伴隨互聯網長大並對其依賴極深的香港青少年,只要通過種種手段抓住網絡話語權,不斷單向迎合他們的趣味喜好,激發他們的偏激與仇恨,就能誘捕他們的心靈,煽惑他們橫行街頭。

  香港青年協會一項調查發現,近九成香港青年擁有智能手機,並平均每日使用3.5小時。以Facebook(臉書)為代表的社交媒體成為香港青年最常使用平臺,接近一半香港青年以此作為獲取公共事務資訊的最主要來源。

  在香港推特、臉書、優兔等社交平臺上,謠言無成本,謊話滿天飛。“警察性侵被捕女子”“警察臥底扔燃燒彈”“8·31港鐵太子站死人”……網絡謠言將部分不明就裏的年輕人推進莫名的“復仇”情緒中,失去了理性思考和獨立判斷。即使警方及相關部門拿出證據,證明網絡傳言純屬子虛烏有,煽暴分子仍在網上繼續傳謠,還線上下裝神弄鬼,搞“祭奠”活動。

  惡意的移花接木、張冠李戴,是煽動暴力、激發仇恨和恐懼的最常用手段。8月間,一些被惡意修改的圖片和視頻在網上流傳。一張圖片顯示,一家人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被防暴警察追打。而警方在記者會上播放的視頻卻清楚顯示,警察是在護送他們到安全地方。那家人後來公開感謝警方對他們的保護。

  在警方播放的示威現場視頻中,一名年輕人突然跳橋,多名警察及時拉住他,避免了一場悲劇。但是,這一事件在網上卻被描述為“警察把年輕人推下橋”。

  暴力教唆在網絡上不以為怪,甚至激變出帶有恐怖主義性質的暴恐教學。以“連登”網上討論區和“電報”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已成為“黑色恐怖”的策源地和指揮所、暴行教唆大本營。

  登錄這兩個網絡平臺,煽暴帖文撲面而來。想要自制攻擊性武器並正確使用嗎?這裏有圖文或視頻教程,“手把手”教你如何制作並使用燃燒彈、煙霧彈、簡易炸彈、腐蝕性液體彈。此外還有“打狗棍”、弓箭、改裝彈弓……黑衣暴徒襲擊警察、圍攻機構時的“十八般兵器”,在這裏都能找到“教戰手冊”。

  “香港網絡輿論環境特別惡劣。”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主席陳志豪感受頗深。“反對派在流行網絡上如魚得水,各種造謠誣蔑的東西都暢通無阻。”

  黑手、“明星”與“炮灰”

  2014年10月,一個未滿20歲的香港青年,登上美國《時代》雜志封面,配發文章“抗爭的面孔”。從那時起,“港獨”分子黃之鋒的人生如同進入“高光時刻”,被打造成了“政治明星” 。

  在始于2019年6月的修例風波中,與黃之鋒一道成為反中亂港“急先鋒”的“明星級”人物,還有岑子傑、劉颕匡、陳浩天、區諾軒……在媒體的鏡頭和麥克風前,他們聲嘶力竭地鼓動煽惑,血脈僨張地打砸衝撞。對于一些未諳世事的香港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而言,追隨他們如同追星一般刺激。

  而隱在這些暴力“急先鋒”身後的,是另外一串罪惡的名字:被稱作“叛國亂港四人幫”的黎智英、李柱銘、陳方安生、何俊仁,以及其他反對派陣營的頭面人物。

  這些幕後操縱者勾連外部勢力,極力將黃之鋒之流樹為標桿,通過他們向香港青少年灌輸“違法達義”“公民抗命”等概念。他們炒作一些社會現象、社會矛盾,引發年輕人的不滿,誘導他們瘋狂“攬炒”,誤導他們自以為是從事一項“崇高”事業,是以另類方式“救香港”。

  他們千方百計粉飾甚至美化暴力,鼓吹“有理”就可以胡作非為,而無需負上法律後果,一步步誘導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形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事邏輯。經過反中亂港勢力“洗腦”的部分青年,在一次次暴力事件中蛻變成自私狹隘、自我封閉、仇視社會的黑衣暴徒。

  去年11月,包括一些學生在內的黑衣暴徒佔領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他們佔據橋梁向交通要道投擲物品,朝警方投擲汽油彈,手持弓箭與警方對峙,把校園當作“戰場”,香港中文大學甚至被社會稱為“暴大”。但該校學生會會長竟然叫囂:“我覺得這個(稱呼)是對中大學生的肯定,我都以‘暴大’為榮。”

  “很多年輕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守法,便先學了違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直言,以所謂“違法達義”將犯法方式“浪漫化”“英雄化”,誘導了許多少不更事的年輕人。

  為將香港青年牢牢綁架在失速的戰車上,反中亂港勢力極力為違法開脫、為犯罪張目。他們誘騙年輕人“留案底令人生變得更精彩”,唆使他們漠視法紀,衝擊警方。

  1990年出生的香港社工黃晞華一直以冷峻的目光關注整個修例風波,他指出:“香港一直以法治備受讚譽,生于斯、長于斯的香港青年不會不明白法治對香港的重要性,但在‘正義無錯’論背書下,他們知法犯法。”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舉國歡慶的日子。就在這一天,在香港荃灣,大批暴徒大肆襲擊警務人員。現場視頻顯示,一名戴藍色手套、手持盾牌的暴徒,揮舞手中鐵棒瘋狂擊打警務人員,警員被迫開槍擊傷了他。這名中槍者只有18歲。

  任何稍具常識和理性的人都知道,暴力衝擊政府會受到嚴厲懲罰,襲擊警察更是重罪。反中亂港勢力卻教唆年輕人當“義士”“烈士”,去衝擊政府、襲擊警察、堵路縱火,千方百計制造流血事件。這名18歲的中學生就這樣糊裏糊塗地成為了“炮灰”。

  “其實,現在的香港,哪裏有什麼‘違法達義’?對于那些被外部勢力包裝、豢養的政治人物而言,這個詞的真正意思其實是‘違法達利’。”一位政治評論員如是説。

  幕後操縱者和“政治明星”們有無良律師保駕護航,幫助他們千方百計規避法律禁區,更有境外勢力各種政治利益和金錢的饋贈。而那些涉世未深的青年,得到的卻是鐵窗、眼淚,前途盡毀,心理上的摧殘也許要陪伴很多人的一生。

  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鄧炳強指出,在反修例示威衝突中,一些暴力事件本質上已具有“本土恐怖主義”的行為元素。但是,社會部分人不但不譴責,反而將暴力行為“英雄化”“浪漫化”,推他人犯案而自己坐享政治紅利。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一針見血地指出,年輕人受“大臺”(組織、操縱者)誤導,被捕才知道成為“炮灰”,而“違法達義”從來只是政治騙局。

  相關新聞:

  煽惑、洗腦與撕裂——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一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當青年被綁上暴力戰車——香港修例風波回望之二-新華網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66112595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