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人事 政情 本網 旅游 圖片
新華網 > > 安徽頻道 > > 正文

瞭望丨細查科大創新路徑

2023年02月20日 15:29:28 來源: 瞭望

    ◇“科大系”的枝繁葉茂帶動了合肥的發展:2022年GDP突破1.2萬億元,連續7年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台階;戰略新興産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4%;在2023年城市可持續發展力競爭評估報告重點城市前50強中,排名第6

    ◇近10年,合肥獲批建設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個國家實驗室掛牌,已有、在建和預研大科學裝置12個,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數據空間研究院組建運行,國內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投入運行

    ◇“近兩年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生留合肥的比例有43.5%、博士留合肥比例44%。”2022年,合肥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27個,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引入大學生首超30萬人,人才資源持續集聚

    中科大高新校區(2021 年 11 月攝)李豐攝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亞彪 徐海濤 陳諾

    近日,全球著名前沿科技諮詢機構ICV發布年度《全球未來産業發展指數報告(GFII2022)》,安徽省合肥市位居全球第18位、中國第4位,在國內僅次於北京、粵港澳大灣區、上海。高居這份榜單全球之首的,是以硅谷為核心的舊金山—聖何塞。

    硅谷,世界著名科技創新集聚區,産學研生態建設的典範。與它緯度近似,相隔萬里的中國城市——合肥,近年來也在傾力打造“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創新鏈、生態圈。

    這個曾經以傳統産業支撐發展的中部城市,如今已有能觸摸到世界量子産業前沿脈動的“量子大街”,有集聚AI企業超千家、年産值超過1300億元的“中國聲谷”,全市每分鐘下線1輛新能源汽車、每0.5秒下線一台筆記本電腦……這一切或直接、或間接與一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下稱中科大)相關。

    中科大之於合肥,猶如斯坦福大學之於硅谷。在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新征程上,在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新探索中,中科大與合肥“全鏈互動”“創新共生”的現象引人注目。

    2022年6月,“創新共生”有了升級版——《“科大硅谷”建設實施方案》出爐,安徽在全國科技創新格局上落下“關鍵一子”,立足合肥城市區域新空間,先期規劃建設“一核兩園一鎮”功能承載區,未來還將在合肥多個區域打造高端産業集聚區和若干專業片區。2023年2月,合肥市《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發布,鏈結全球創新資源,建立新型研發模式、鼓勵科技創業、創新投融資模式等政策吸引了各類人才。“要招30名管理等各領域人才,全球2000多人報名,有的甚至從美國硅谷等地趕來應聘。”合肥市市長羅雲峰説。

    從城校共生,到科大硅谷,在新一輪産業轉型升級中,合肥在尋找政府服務的新定位,更新發力空間。圍繞高效配置科創資源,合肥和中科大形成了哪些創新範式?“科大硅谷”將有哪些新作為?《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進這一校一城。

    國儀量子展廳陳列的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 國儀量子公司供圖

    依託“科大系”成就科創城

    近日,位於合肥西郊的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類ChatGPT技術將於5月落地。這家從中科大創業叢林中走出的企業,在全球多個人工智能技術比賽中奪魁,創造過“連續10年營收年增長率均超25%”“連續13年分紅”的業績。

    與硅谷那些為人津津樂道的“車庫創業”故事一樣:1999年,中科大26歲的博士二年級學生劉慶峰和幾個同學在一戶租來的民房裏創立科大訊飛公司,以自主創新的語音及人工智能技術開始了成果轉化的創業之路。

    “微軟把圖形做到了極致,蘋果把觸摸做到了極致,屬於我們的‘極致’在哪呢?”劉慶峰曾激情飛揚地講述自己的追夢故事。

    2022年全國“雙創周”合肥主會場,集語音轉寫、在線會議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辦公”設備,可輔助醫生診斷的“智慧醫療”設備,應用於礦山、鋼鐵廠等工業領域的“智能安檢”設備……一大批來自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黑科技應用“亮相”。

    1970年,中科大南遷至合肥。53年來,在合肥的發展歷程中,中科大像一粒種子,不斷開枝散葉、開花結果。

    類似科大訊飛這樣的“科大系”企業在合肥快速成長,涌現出科大訊飛、科大國創、科大智能等多家上市公司。一些企業形成産業集群,成為合肥的産業地標。

    2012年,以科大訊飛為龍頭,全國首家定位於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産業基地“中國聲谷”建立。截至2021年底,中國聲谷入駐企業達1423家,年産值1378.6億元,連續五年産值增長率和企業數量增長率超30%。

    距離“中國聲谷”不遠,並不寬闊的雲飛路已家喻戶曉,這裡坐落着以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為代表的幾十家量子科技企業,被人們稱為“量子大街”。這三家領軍企業也是由中科大的三位院士創辦。

    “科大系”的枝繁葉茂帶動了合肥的發展:2022年GDP突破1.2萬億元,連續7年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台階;戰略新興産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84%;在2023年城市可持續發展力競爭評估報告重點城市前50強中,排名第6。

    近10年,合肥獲批建設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個國家實驗室掛牌,已有、在建和預研大科學裝置12個,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數據空間研究院組建運行,國內首個深空探測實驗室投入運行。

    “中科大學生寫了一首歌,講中文系的學生‘文裏文氣’,學外語的叫‘洋裏洋氣’,學歷史的叫‘古裏古氣’,他們説合肥是‘科裏科氣’。”合肥市一位負責同志曾打趣地説。

    坐足“冷板凳”瞄準創新長跑

    首次在實驗中實現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首次在固態體系實現保真度99.92%量子受控非門……今年2月的第一週,中科大量子研究新成果接連發布,對未來量子通信網絡構建和可實用大規模量子計算具有重要意義。

    量子科技,我國搶佔未來産業制高點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中科大的金字招牌。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首條千公里級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到“九章”“祖衝之號”等量子計算原型機,無一例外發端於一點一滴的基礎研究突破。

    80多年前,如果沒有威廉·肖克利在貝爾實驗室裏發明了晶體管,或許硅谷就不會存在。美國硅谷的發展源頭就是基礎研究。“百無一用”,實堪大用,基礎研究看似遠離現實生活,其實是“科學—技術—生産力”這一鏈條中的重要源頭端。

    “科學的高峰在不斷創造,高峰要高到無窮。”中科大校歌歌詞宣示着它的立校之本。“我們有搞基礎研究的傳統。”中科大校長包信和告訴《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中科大一直鼓勵、支持基礎研究工作,強調“基礎寬厚實”“專業精新活”。全國最早成立研究生院,最早創辦少年班,最早實行“100%自選專業”、最早探索“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培養模式……自本科生入校始,學校就將學生分成兩百餘個小班,安排學校最好的教授為學生們講授“科學與社會”通識課,該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科研習慣,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動力,做能夠“頂天立地”的科研項目,做最前沿、最艱深的研究,解決國家和人民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男生想當愛因斯坦,女生想當居裏夫人。”在中科大,這句流傳甚廣的玩笑話透着幾分“合理”,從每年該校的《圖書館資源使用報告》中可見一斑:《力學》《電磁學千題解》《復變函數》等長期霸榜,一些學生一年300多天“宅”在圖書館。

    自2000年以來,中科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入選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1次、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余次。單是2022年,該校“實數量子力學檢驗實驗”“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蛋白質設計研究成果”等分別入選國際物理學十大進展、重大突破以及國內十大科技新聞。

    這是一場瞄準“從0到1”的長跑。當年,中科大初來乍到,“每人每天省下一口糧,一定要讓中科大師生吃飽。”合肥人騰出地方、湊齊糧票接納了這所學校,隨後就是陪着它一起,先坐足“冷板凳”。

    大科學裝置是催生原始創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利器。1978年,中科大大膽設想:自主建造我國第一台專用同步輻射加速器。一無經驗二無設備,中科大師生奮鬥多年,最終在學校裏建成這個大科學裝置。

    此後,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落地合肥,合肥成為我國大科學裝置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合肥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空探測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在合肥建立。

    作為創新源頭的基礎研究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引擎,還給這座城市帶來冷靜思考的能力與氛圍。

    “原始創新往往投入大、周期長、難度大、風險高,但成功後的回報遠遠超過一般創新。”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總工程師張志介紹,在“投入大、周期長”的大科學裝置建設上,合肥市既給予科研經費配套,同時承擔項目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與中央、省級資金形成合力。

    學校重育人 城市宜“養人”

    在劉慶峰讀書的時代,大學生創業還是新鮮詞彙。回憶起創業緣起,他坦言這不是個人行為。“那時我們都是科大學生,學校允許就是對我們創業的最大支持。”

    雛鷹、雄鷹、鯤鵬……展翅高飛的它們被中科大用以代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不同階段。中科大副校長周叢照説,雛鷹計劃中,學校為獨立承接科研項目的學生提供10萬~15萬元的科研經費;雄鷹計劃中,學校會為成立初創公司的課題組提供30萬~50萬元的經費支撐,處於此階段的高年級學生經過雛鷹計劃的培養,若已具備技術轉化的潛力,還可以進行初步融資;鯤鵬計劃中,學校與安徽省各市聯合,按1:1的匹配支持力度提供200萬~500萬元的經費,助力學生的創新成果進一步在市場上放大。

    中科大教授季恒星告訴記者,對留校工作的學生,除提供實驗室、科研經費等硬體外,在對創新人才的管理和考評上,學校充分尊重學術規律,不提發表論文數等硬性指標,而以“階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通過“柔性考核”激發創造熱情。

    譬如,多年前,工程科學學院的梁海弋教授冒出個“古怪”的想法——想弄明白公雞行走時為何顛脖子,他向學校科技處申請經費,並得到支持。他研究發現,公雞顛脖子能讓眼睛更精準定位目標,這個成果被應用於機器人目標跟蹤技術之中。

    學校育人,城市“養人”。中科大落戶合肥時,合肥薄弱的産業基礎,與中科大的基礎性研究成果難以匹配,畢業生很少願意留在合肥。近年來,合肥“人才強市”戰略愈加清晰,“近兩年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生留合肥的比例有43.5%、博士留合肥比例44%。”羅雲峰説。

    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高層次人才認定、海外人才職稱綠色通道、華僑回國定居手續……走進合肥國際人才城,“窗口”提供了人才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讓人才從“人生地不熟”到“輕車熟路”創新創業。

    2022年5月,由合肥市委市政府批准設立、市委組織部業務指導、合肥産投集團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合肥市人才發展集團成立。合肥産投集團總經理江鑫告訴記者,這是合肥運用市場化手段開發和配置人才資源的關鍵一步,將持續搭建系列一站式對接&&,助力更多優秀人才在合肥創新創業。

    2022年,合肥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27個,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引入大學生首超30萬人。人才資源的持續集聚,一校一城形成高質量發展良性互動。

    登門入室謀轉化 真金白銀投初創

    今年春節期間,中科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辦公室主任吳長征的手機響個不停。除了拜年短信,更多是學校老師們的創業諮詢。

    吳長征説,讓老師們“來勁兒”的,是學校正在開展的一個試點工作。這個試點有望解決他們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痛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之前多采用“先轉化、再獎勵”模式,審批流程長、權益分配受制約影響因素多。

    對此,中科大探索“先分田、後分糧”,創新性提出知識産權“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即在科技成果轉化前,先將職務科技成果的部分所有權賦予科研人員,科研人員與學校成為共同所有權人,科研人員在利用該賦權後的職務科技成果作價入股轉化時,可向學校申請,將其入股至轉化公司,學校與科研人員約定收益。學校不持有轉化公司股份,不是轉化公司的股東,只通過“約定收益”的方式享受轉化公司發展帶來的未來收益。

    “簡單來説,以前是先把科技成果納為國資,再放到市場上去檢驗。現在是先把成果放到市場上檢驗,有價值再納為國資。”中科大副校長吳楓説,有價值的成果再審批,有利於促進成果轉化和國資保值增值。

    “之前一直想創業,但又有顧慮。”中科大教授熊偉説,自己從事醫療研究,實驗檢測需上萬名測試者參與,離不開市場力量,但傳統科技成果轉化過程又讓他猶豫不決。2021年3月,中科大正式&&“賦權改革”試點方案。熊偉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科學家:創業1個月就獲得4000萬元投資,3個月形成50多人的科研團隊,5個月收購一家細胞製備公司,7個月5層樓的研發中心投入使用……“我們已建成多條科研管線,加快推進新藥研發。”熊偉説。

    抗癌藥物、電源芯片、工業計算軟體……“試點短短一年多,學校就涌現出50多個創業團隊,成立20多家公司,合計市場估值31億元。”吳長征説。

    斯坦福大學等高校與硅谷的對接和共生互動,不限於高技術的創新研發,也在於服務和商業模式創新。創新轉化體制機制是“紙變錢”的關鍵一步,需要群策群力。

    聚焦科技成果需求方“等成果”、供給方“不會轉”難題,合肥在全國首創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專班,聯手中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10所高校院所,登“門”(校門)入“室”(實驗室),當好校(院)地對接“聯絡員”、成果收集“偵察兵”、成果轉化“經紀人”、專家團隊“服務員”,主動挖掘捕捉科技成果轉化。

    除了專班,還有真金白銀投入。2022年5月,合肥市種子基金正式設立。合肥産投集團總經理江鑫告訴記者,聚焦“投早、投小、投自主”。這個基金為合肥初創科技型企業及優秀科研團隊提供資金扶持,促進更多科技成果實現就地交易、轉化和應用。

    2022年,合肥科技支出攀升至245.7億元,較上年增長41.1%,投入科技産業政策資金超90億元。

    容錯機制促轉化 場景思維創生態

    合肥大蜀山西麓有一座“X”造型的建築,代表着“未來和未知”,也代表着區域科技成果轉化、産業孵化和人才培養的創新變量。它是由安徽省、中國科學院、合肥市和中科大四方共建的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所在地。

    研究院執行院長康宇説,中科大先研院自主開展資産評估、管理、使用、處置和對外投資。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不足或短板,只要符合國家改革方向,決策程序符合法律規定,且未謀取私利,對單位和個人不做負面評價、免於追責。這些“容錯”改革舉措極大鼓舞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熱情。

    成立10年來,中科大先研院累計孵化企業300余家,建設聯合實驗室60多家,成為區域高新産業的技術引擎。從如今的合肥市版圖上看,曾顯得偏居一隅的中科大校園隨着城市的發展愈加接近地理的中心。走出校門,無論走向哪個方向,都能走出一條科創之路。

    ——向西,先研院不遠處,中安創谷建成人工智能和大健康兩個産業集群,目前聚集了320余家科創企業。

    ——向南,巢湖之畔,安徽科技大市場。2019年以來,已累計挖掘企業需求1000余項,服務企業8000多家,舉辦線上線下轉化活動230余場,促成項目交易額超400億元。

    ——向北,“環城科創園”、中國“網谷”、中國“環境谷”……

    就地轉化、就地交易、就地應用……如今的合肥,猶如“創新叢林”,法則就是通過專業化科技孵化鏈,對創新成果賦能,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和創辦企業的“最初一公里”,讓技術轉變成産品乃至形成産業。

    量子科技助推量子城域網、同步輻射光源幫助提升新能源汽車電池“續航力”……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産業鏈,合肥從“&&思維”到“場景思維”打造創新生態。

    去年11月,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在合肥舉行。這個活動如今是國內外開發者們一年一度的“節日”,更是人工智能融入城市治理、進入千家萬戶豐富應用場景的展現。

    “圍繞10個賽道、108道賽題,3萬多個團隊參與,現場展示了1200多件AI領域的創新産品。”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説。

    羅雲峰説,合肥正加快打造“全域場景創新之城”,積極“為産品找場景、為場景找産品”,以場景思維促進科技創新、賦能産業發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城校共生升級 雙向“奔赴”寰宇

    “科大硅谷”的招牌最終挂在了合肥一棟建築的高處。經過多輪徵集、投票,LOGO最終確定,其中一點與中科大的校徽類似,那就是都有一枚火箭,騰空飛向寰宇。根據規劃,中科大乃至中安創谷、“量子大街”、科學島等科創集聚地均在其核心區。

    “‘科大硅谷’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志告訴記者,這裡將聚焦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企業孵化、創新生態優化,以中科大作為標識,吸引和號召更多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校友、科研人員來創新創業。只要符合“科大硅谷”的相關規定和條件,均可享受相關政策。

    合肥霆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先行落戶,2022年不僅實現了營收大幅增長,還研發製造出搭載機械臂、集成物聯網技術的新型口腔臨床加工設備。“打通創新鏈與産業鏈,離不開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霆鈞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戴俊説,匯聚了一批優秀科創企業的“科大硅谷”有着非常多的創新資源,未來將吸引更多全球優秀人才,成為世界一流的技術創新策源地。

    設立“一站式”服務窗口,設立中小微企業白名單,新産品、新技術在政府重點項目採購中給予支持……今年2月,合肥市印發《支持“科大硅谷”建設若干政策》,加快推進相關建設。

    這是“科裏科氣”的城與“頂天立地”的校再度“攜手”,擲地有聲打出的一張牌:一方面“科大硅谷”為中科大等高校院所的創新者提供創業空間;另一方面,中科大也為“科大硅谷”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資源。

    2022年,中科大科技商學院正式成立,由安徽省政府、中科大、合肥市政府三方共建,對標世界一流,借鑒國內外知名商學院辦學經驗,聚力培養“懂科技、懂産業、懂資本、懂市場、懂管理”的複合型科技産業組織“五懂”人才。

    “我們在辦學上做了一系列嘗試和探索,比如,制定全新的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注重生源的生態化賦能等。”中科大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翁清雄介紹,學院面向科技和産業跨界融合設置課程,注重全新的學科建設。“入學面試時,不僅老師、面試官給學生打分,還要求學生給學生打分,以判斷學生之間能不能形成互相支持的生態。”

    2023年是中科大建校65周年。“我們將繼續潛心立德樹人,執着攻關創新,在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上多下功夫,高質量建設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包信和説。

    “迎接着永恒的東風,把紅旗高舉起來,插上科學的高峰……又紅又專,理實交融”——綠蔭環抱的中科大郭沫若廣場上,鐫刻在校風紀念碑上的校歌,無聲講述着中科大的使命:23位“兩彈一星”元勳,在中科大任教過的就有11位。中科大黨委書記舒歌群説,一部中科大史,正是黨領導科技事業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中科大,追求科學民主、崇尚學術優先是共識。最好的條件給科研和教學;不論資排輩,給新人施展才華的空間;學術不設禁區,寬容“異想天開”。

    這種氣質與魅力,正如今日之合肥。

    時光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問題:“科裏科氣”的城與“頂天立地”的校,一如既往地相擁相依、共進共贏。面向寰宇的人,其實早已身在寰宇之中。(參與記者:吳慧珺 何曦悅)

[責任編輯: 吳萬蓉 ]
敬請關注“新華網”微信公眾號
01007013001000000000000001111205112938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