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為中東和平發展注入強大正能量——寫在2016年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之際
2016-01-19 07:23:23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二)

  “中國的中東外交政策非常有戰略性。”一家德國媒體如是評價。

  中國同中東國家關係特色鮮明。在維護民族尊嚴、捍衛國家主權的鬥爭中相互支援,在探索發展道路、實現民族振興的進程中相互幫助,在深化人文交流、繁榮民族文化的事業中相互借鑒。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中國真心實意支援中東地區國家和人民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同時也願意同中東國家分享治國理政經驗。

  “貧瘠的土地上長不成和平的大樹,連天的烽火中結不出發展的碩果。”中東地區長期動蕩的根本症結在發展,出路也在發展。中國願將自身發展同中東地區國家發展對接,實現互利共贏。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在推動解決中東面臨的棘手問題上,中國堅持從地區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出發,主張政治對話,避免戰爭,防止動亂。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中國同中東地區國家堅持以開放包容心態看待對方,創造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傳統國家和諧相處的典范。

  “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當一些人在反恐大旗下隨意給部分中東國家貼上“邪惡”標簽,甚至嚴重歪曲、醜化伊斯蘭文明,中國堅決反對將恐怖主義同特定民族、宗教掛鉤,反對在打擊恐怖主義過程中根據政治偏好和一己私利奉行雙重標準。

  中國的中東政策經受住時間的檢驗,符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

  (三)

  約旦學者薩米爾·艾哈邁德在《文明的追溯》一書中寫道:和平崛起的中國蘊藏著寶貴經驗,中國夢可供世界分享。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藍圖讓中東國家深感振奮。沙特《阿拉伯新聞報》提出,中東國家應該在國際經貿合作中“向東看”。人們注意到,這樣的觀點在中東地區日漸成為主流。

  當中東各國政府紛紛將本國發展戰略與中國發展戰略對接,當中東各國人民普遍希望分享中國發展紅利,“搭便車論”“賺錢機器論”“資源掠奪論”等論調也不時在西方媒體和政壇出現。

  “被行動證明的語言是最有力的語言。”這句阿拉伯諺語道出了把握中國同中東國家關係的真諦。

  2014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闡述雙方“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強調以“1+2+3”合作格局為頂層設計,為雙方合作早期收獲項目注入政治動力。兩年多來,習近平主席同埃及、伊拉克、阿聯酋、土耳其、約旦等中東國家領導人在各個不同場合共商雙邊關係發展時,“一帶一路”受到高度重視,成為規劃合作的優先領域。

  “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中國和中東國家共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阿拉比這樣告訴記者:同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會使所有阿拉伯國家受益,阿拉伯國家聯盟願同中國建立戰略性合作關係。

  發展同中東國家務實合作的同時,中國也在為解決地區政治、安全等領域的棘手問題展開積極行動。

  為推動解決巴以爭端這個老大難問題,2013年夏天,中國邀請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相繼訪華,提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四點主張;敘利亞問題上,中國始終出以公心,堅持止暴促談,通過政治渠道解決危機;2013年底,在印度洋執行護航任務的護衛艦鹽城艦北上地中海,與俄羅斯等國軍艦一起為聯合國海外銷毀敘利亞化武行動護航;伊朗核問題談判過程中,中國主張堅持政治解決方向,每逢談判陷入困境,中國通過積極斡旋發揮了獨特的建設性作用。

  有學者分析指出,中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參與中東事務時堅持以聯合國為主渠道,不存在合法性赤字。與此同時,中國同中東各方均無矛盾,更加注重事情客觀真相,更多考慮衝突當事方感受,注重平衡與折衷。中東國家普遍對中國參與衝突治理持歡迎態度並寄予厚望。

  “中國是一個大國,正在做一個大國應該做的事。”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這句話意味深長。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鐘玉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864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