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丨網戀遭遇“殺熟” 女友竟是“剛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19:13:47
來源:新華網

拍案丨網戀遭遇“殺熟” 女友竟是“剛子”

字體:

  新華社太原10月30日電 題:網戀遭遇“殺熟” 女友竟是“剛子”

  新華社記者樊欣陽

  “談了十個月,我咋連人都沒見到?警察同志,我是不是被我女朋友騙了?”深冬,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榮河派出所,一位村民找到民警,想“諮詢”一下自己網戀十個月的對象究竟咋回事。

  不接電話不打視頻、談到見面就閃爍其詞,還屢次借錢,總金額超過16萬元……接待的民警憑藉經驗,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了刑警隊。就此,一場離奇的網戀“殺熟”騙局浮出水面。

  巧設局:“熱心”侄子牽線,多個“角色”輪番登場

  “老公我真的很喜歡你……幫幫忙老公”“我孩子被撞了先救孩子,你的錢在家裏先借我,明早還給你”……在受害人手機微信裏,存滿了網戀女友梁某宜或軟語、或焦急的“求助”。

  受害人與梁某宜的聊天截圖。

  梁某宜是誰?經偵查,該微信的註冊者是一名70多歲的廣東籍女性,且已經去世。不過,這個微信顯示一直被別人使用,且與一個微信名叫“剛子”的賬號資金來往密切。每當受害人轉一筆錢給女友時,梁某宜都會馬上轉賬給“剛子”。

  得知這一切時,受害人如五雷轟頂。原來這個“剛子”他再熟悉不過,正是當初熱心牽線他和梁某宜的堂侄——昝某剛!

  時間回到十個月前。回老家過年的侄子昝某剛“熱心”給40多歲還單身的叔叔,介紹了“在臨汾的朋友”梁某宜。互加微信後,受害人和梁某宜很快陷入熱戀。

  隨後,梁某宜開始以“做生意資金周轉”“孩子重病”“銀行卡凍結”等理由多次借錢,受害人生怕怠慢,陸續轉賬。

  戲劇性的是,昝某剛還主動出主意,讓受害人添加梁某宜口中“合作老闆”的微信,以打消疑慮。可想而知,這位老闆先是苦口婆心渲染了一番梁某宜創業的艱難,又出示“貨單”“轉賬記錄”等證據,還側面暗示他支持梁某宜創業成功後,就能在運城團聚的美好前景……

  沒錯,梁某宜、老闆都是昝某剛扮演的。他一人分飾三角,利用受害人的心理弱點,將其層層套路,騙得團團轉。

  受害人與“老闆”的聊天截圖。

  套路深:燒腦堪比“劇本殺”,各種“擦邊”只為拿捏你

  在遼寧省鞍山市,一男子被女友和同夥做局,被慫恿酒後駕駛,以酒駕追尾事故敲詐勒索;在山西省運城市,某民辦機構負責人給員工侄子介紹的對象,竟是其本人扮演,索要款項6萬多元……近年來,網戀“熟人局”呈現與其他類型犯罪雜糅的趨勢,其設局的複雜精巧程度,堪比“劇本殺”。

  記者梳理分析類似案例發現,當前網戀詐騙“熟人局”套路多,但究其內核,有兩點規律:一是因熟悉而對受害人知根知底,因此騙局精準切中其心理弱點、情感需求;二是通過各種“擦邊”行為,突破受害人心理防線,達到進一步操控的目的。

  比如,昝某剛打造的“梁某宜”,就常用曖昧話語等擦邊行為誘惑對方。運城市萬榮縣公安局刑偵大隊第五中隊中隊長董哲解釋:“其實任何類型的擦邊,本質都是一個誘餌,是一種篩選‘完美受害人’的機制。”

  而且,昝某剛知道叔叔離異無孩,就設計“梁某宜”為離異帶孩的母親形象。這樣年齡相倣、經歷相似的“完美適配對象”,再加上楚楚可憐的言辭,可謂精準命中受害人的情感需求。“他們的詐騙話術真實性很高,還會設置場景,對受害人特別有代入感。”董哲分析説。

  比如,運城一個婚戀詐騙案中,犯罪嫌疑人就演了一場真真假假的“戲”:先帶被害人直接去“女方”家談彩禮,到了村口又叫受害人在外面等着,他則隨機走進一戶村民家閒聊,出來告訴受害人“談成了”。其“戲精”程度可謂惟妙惟肖,令受害人深信不疑,被騙付高額“彩禮”。

  咋破局:戀愛先摸底,談錢要留心

  “熟人詐騙是一种老騙局,破局的關鍵在於多方核實,切勿單一信源。”運城市萬榮縣公安局宣教科科長馮利軍説,防範網戀“殺熟”,一要交叉核實戀愛對象的真實身份和各類信息,二要交叉核實轉賬去向,盡量選擇可追溯的渠道,例如提供銀行賬戶,而非微信轉賬。

  要時刻提醒自己:一個總是以各種藉口拒絕見面,或見面時媒人總不在場的“戀人”,極有可能存在問題。此外,當關係發展到涉及經濟利益時,需保持冷靜和謹慎。

  民警提示,這類騙局也要防範AI換臉、AI擬聲等高科技偽裝,優先選擇與媒人、網戀對象三方的線下會面。

  不管“殺熟”局再怎麼精巧,有一個核心目的是不變的:要錢。

  受害人給梁某宜的轉賬記錄。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提醒,如果對方以騙錢為目的,用完全捏造的身份與當事人談戀愛,過程中涉及的金錢往來都不能按照正常戀愛時的“贈予”認定。當發現可能受騙時,可截圖保存聊天記錄、轉賬憑證和賬號信息,第一時間報警,並&&銀行、反詐中心等機構採取保全措施,避免損失擴大。

  戀愛先摸底,談錢要留心。只要護好安全和守法這兩個底線,就能避免很多有心的“擦邊”“設局”。交往中,要謹慎保管個人隱私、財務信息和親友信息,金錢往來注意留痕和存證。千萬不要因為嫌丟人、有“把柄”而忍氣吞聲,報警就對了!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