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首爾10月29日電 高端訪談|願推動韓中互惠合作 打造兩國民眾切身可感的成果——訪韓國總統李在明
新華社記者陸睿 張粲
應韓國總統李在明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韓國慶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李在明日前在接受新華社獨家書面採訪時&&,願同習近平主席一道推動韓中互惠合作,打造讓兩國民眾可切身感受到的成果。
李在明指出,習近平主席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對“以亞太經合組織為橋梁加強通往未來的地區合作有重要意義”。習近平主席出席此次會議之際,將時隔11年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並與韓國新政府領導人首次進行元首會晤,“在雙邊層面也具有特殊意義”。
“我會同習近平主席共同尋求自韓中建交以後內外環境劇變的情況下,持續推動韓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成熟發展的方案。”李在明説,“我和習近平主席都從地方政府開始與民眾互動、落實‘民生最重要’的哲學,最終成長為國家領導人。以這種共同經驗和認識為基礎,我願同習近平主席一起推動韓中關係的互惠合作,打造讓兩國民眾可切身感受到的成果,為提升兩國民眾生活水平作出切實貢獻。”
談及對習近平主席此訪的期待,李在明希望雙方深入探討加強民生領域務實合作的具體方案,擴展兩國經貿合作的磋商渠道,加快協商使韓中自貿協定服務投資領域談判取得務實進展,以打造經貿合作的新制度基礎。
李在明説,中國和韓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是推動地區發展與繁榮的合作夥伴。目前,中國仍然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確保供應鏈穩定的核心夥伴。韓中自1992年建交以來形成了互補型的産業結構和供應鏈,並開展緊密合作。以此為基礎,兩國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並持續發展貿易投資關係。如此活躍的經貿交流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産業和經濟注入動力。
“兩國認同應持續加強産供鏈合作,並將通過這樣的共識,讓兩國民眾切實受益。”李在明説,“我期待同習近平主席對産供鏈合作方案進行深入探討。”
李在明還期待雙方加強文化、環境等領域合作,提高兩國民眾“生活質量”,持續努力擴大人員交流。
對朝鮮半島局勢,李在明&&,將同中方以朝鮮半島和平與穩定符合韓中兩國共同利益的共識為基礎,加強兩國戰略溝通,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及和平。“在有關‘和平的問題’上,為了半島核問題的實質性解決和朝鮮半島的和平構建,我們迫切需要中方發揮的建設性作用。”
今年是韓國時隔20年再次作為東道主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李在明説,作為東道主,韓國致力於通過此次會議,重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合作意願,推動實施各項合作項目,以實現共同繁榮發展,讓亞太經合組織成為“切實有效的合作&&”。
他説,大多數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共同面臨AI(人工智能)創新、人口結構變化等議題,今年會議將就此尋求解決方案及合作模式。“AI創新或應對人口結構變化,單憑一個經濟體的努力還是有限。當各方齊聚一堂,分享優秀政策,探討多元的政策方案時,才能得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我將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緊密協商,使亞太經合組織成為不止探討貿易投資,還能討論AI、人口結構等未來經貿有關議題的多邊&&。”李在明説。
對於中國將擔任2026年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李在明&&“非常高興”。他強調,韓中都支持將亞太經合組織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可以在亞太經合組織框架內推動相互合作。“韓中兩國在各領域攜手增長、共同發展的經驗會對實現亞太經合組織‘亞太地區共同繁榮’的目標有很大幫助。”
“為了中國成功引領明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韓國將提供協助。尤其是將支持中國接續探討並發展韓國所提出的AI合作及應對人口結構變化的議題。”他説。
談起訪問中國的經歷,李在明説,他曾在擔任城南市長和京畿道知事期間多次訪華,並於2016年簽署了城南市與中國廣東省惠州市締結友好城市的協議,2017年出席了在大連舉行的夏季達沃斯論壇,2019年訪問重慶,“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中國燦爛的文化以及經濟發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從中能展望韓中關係光明的未來。”他説。
李在明強調,為了正確設定韓中關係發展方向,保持互惠合作的動能,通過兩國元首的互訪加深政治互信、保持戰略溝通尤為重要。“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能儘早對中國進行回訪,再次與習近平主席密切交流。”
展望未來兩國經濟科技合作,李在明&&,隨着中國産業競爭力及高科技能力的大幅提升,兩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凸顯。“不過我相信,韓中兩國可以凝聚智慧,推動兩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於‘善意競爭’和‘平等合作’成熟發展。特別是,我認為兩國在經貿領域亟需挖掘新的互補性合作模式,以進一步激發兩國企業和産業的活力。”
“以此次習近平主席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為契機,我們將努力推動兩國之間的合作更上一層樓,並朝着為彼此的‘民生的問題’和‘和平的問題’作出切實貢獻的方向發展。”李在明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