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在科普講堂遇見“宇宙信使”-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30 18:02:26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在科普講堂遇見“宇宙信使”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題:記者手記:在科普講堂遇見“宇宙信使”

  新華社記者溫競華

  早上8點多,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大一學生李晟鳴早早趕到學校科學會堂,搶佔了前排位置,靜待一場宇宙探索之旅,“想增長一些專業之外的知識,也期待能有機會和院士交流。”

  全國政協“委員科學講堂”日前來到北京郵電大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以一堂生動的科普課,帶領近700名大中學生走進“宇宙信使”引力波的世界。

  “自然界中有一些基本的科學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宇宙的起源。宇宙是怎麼起源的?怎麼演化的?它的命運是什麼?這就是宇宙學的‘三問’。”蔡榮根以宏大問題開宗明義,將同學們的思緒引向廣袤宇宙。

  “自然界有四類基本相互作用,其中引力相互作用是最弱的,卻統治着整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過程。”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自然中根本不存在引力,所謂引力只不過是時空彎曲的效應。這是人類對引力本質認識質的飛躍。”

  “引力場變化導致時空曲率的變化,以光速向外傳播,便形成了引力波,相當於時空振動的漣漪。”

  …………

  從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等深奧理論的精妙闡釋,到對探測到引力波這一諾獎突破的生動解讀,再到我國在空間引力波探測方面的宏偉藍圖……&上,深入淺出又頗具浪漫色彩的科普課不斷深入;台下,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悄然生長。

  “宇宙引力波在日常生活技術應用方面有沒有潛在價值?”

  “能否用引力波作為一個媒介,將微觀物理和宏觀物理&&起來?”

  “宇宙中還有哪些物質是人類還沒有徹底搞明白的?”

  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舉手、爭相發問,十余個問題接踵而至,蔡榮根一一解答,並不忘鼓勵他們“提的問題很好”“很有想象力”。

  “其實我們對宇宙了解得還很少,還有很多超越我們認知的問題等待解答。我們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這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無窮魅力之所在。而科學研究就是不斷努力、不斷試錯,最終找到正確答案的過程。這個過程很艱難,但是成功的喜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交流中,蔡榮根的一番話,撥動了在座學子的心弦。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列入“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徐延豪説,全國政協將繼續辦好“委員科學講堂”,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激發科學夢想,為我國科技人才提供後備力量。

  將近兩個小時的講座迎來尾聲,被點燃的好奇與追問仍在繼續。走出會堂,北京郵電大學附屬中學的同學們還在三三兩兩熱議着剛剛收穫的新知。

  “當聽到愛因斯坦研究了8年的廣義相對論就是一個簡單的方程時,我震撼了!”

  “蔡院士解答了我的很多困惑,希望未來我也能夠去探尋宇宙的本質。”

  “我還有一點小遺憾,就是沒有把PPT上的公式抄全……”

  望著少年們雀躍討論着走遠的背影,記者不禁開始期待一個由他們創造的明天。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