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方面9條便利化政策舉措&&,讓外貿企業的外匯資金結算更快捷、更便利、更順暢!
國家外匯管理局10月29日對外發布通知,&&一攬子新舉措,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收支便利化,提升外匯支持外貿穩定發展的服務質效。
雙擴圍:擴大試點地區、拓展業務種類
國家外匯局持續構建“越誠信越便利”的外匯政策體系,並在2022年推出了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推動經常項目外匯業務“減單證、簡流程”,提升合規企業資金結算效率。目前試點已擴大至11地,累計辦理經常項下試點業務約1.7萬億美元。
這次進一步擴大試點地區範圍,讓不少企業充滿期待。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如果納入試點,企業預計每年釋放上億元往來資金,降低公司運營成本,助力公司拓展海外市場。在業務種類上,拓寬貨款與相關服務費用等軋差結算種類,降低企業跨境匯款的頻次和成本。貨物貿易所産生的服務費用,如運費、倉儲、維修、保費、清關費等可與貨款一併軋差結算,能大大提高企業貿易結算效率。
再升級:貿易新業態結算更便利
如今,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打開海外市場,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迅速發展,成為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重要支撐。根據海關初步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約2.06萬億元,增長6.4%。
為了讓從事貿易新業態的中小企業充分享受到貿易結算便利,此次鼓勵銀行充分發揮誠信合規的跨境電商&&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推薦增信作用,將更多中小企業納入優質企業範疇。
2025年4月25日,湖南長沙雨花區一家跨境電商公司的主播在海外社交&&上推銷湖南特色商品。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攝
同時,為順應跨境電商交易高頻、海量、線上化的特點,支持銀行轉變傳統審單方式,可以根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推送的電子訂單、物流等信息,實現在線自動辦理跨境電商收付匯。
新政還引導銀行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主動適應貿易高水平開放需求,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多維度展業,持續優化外匯金融服務,高效辦理經常項下個性化、複雜化的創新外匯業務。
提質效:提升服務貿易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規模已經位居全球第二。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5091億美元,同比增長6%。
中資企業在海外承包工程項目是我國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相關企業集中使用和管理境外資金有強烈需求。
此次新政允許承包工程企業從境外集中管理同一國家(地區)不同工程項目的境外資金,拓展至可對不同國家地區、不同項目的資金集中調配和靈活使用。
2025年10月7日,在秘魯錢凱港,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員工阿斯特麗德·洛薩諾(左一)與同事進行作業監控。新華社發(瑪麗安娜·巴索攝)
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新政策可以有效解決海外工程資金分佈不均衡的矛盾,從而降低外部融資需求,也有助於統籌管理匯率風險。他估算,新政實施後可降低企業海外資金佔壓約5億元人民幣,預計每年可減少匯兌損失約3000萬元人民幣,有效助力企業增強海外市場綜合競爭力。
新政還放寬服務貿易代墊業務管理,進一步簡化相關資金結算手續,明確境內企業與交易對手方間代收代付貨物運輸、倉儲、維修等費用,可直接在銀行便利辦理相關資金收付。
高水平開放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隨着外匯領域深層次改革推進,更多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政策&&,將為各類主體更好參與全球經貿合作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記者劉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