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從春節、五一、暑期到中秋國慶,雲南旅游熱度居高不下,“半個中國的人都來雲南了”屢次刷屏。
看日照金山、彩雲南現,賞洱海碧波、石林奇觀,逛亞洲花都、星光夜市,旅途中還可能邂逅紅嘴鷗、亞洲象、滇金絲猴……“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令人神往。
順應行業新趨勢,雲南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旅游産品、業態、模式創新和服務創優,推動“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邁進,努力繪就更加美好的“詩和遠方”。
人們在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官寨村的彩雲官寨草坪音樂會上觀看演出(11月12日攝)。11月12日,雲南省宣威市普立鄉官寨村鄉村振興示範先導工程正式開園,民宿、花園餐廳、特色小吃店、酒吧兼咖啡廳等業態已建設完成,打造集高山峽谷觀光、戶外休閒度假、體驗自然生態為一體的示範點,吸引游客前來旅游參觀。新華社記者 崔文 攝
熱度趨高:旅游市場加快恢復發展
冬日的滇池大壩,萬鷗翔集、人潮涌動,很多外地游客專程為紅嘴鷗而來。春城昆明由此開啟了秋冬游的序幕。
不止昆明,今年以來,雲南省旅游市場持續升溫,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共接待游客9.1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下同),同比增長25.7%,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31.8%;實現旅游總收入11274.27億元,同比增長37.4%,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19.9%。
“快速增長,結構趨優,遠超預期。”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用三個詞概括文旅業前三季度成績單。
具體而言,游客結構趨穩向好,中青年游客成為雲南省旅游市場主力軍,年齡在23-45歲的游客佔比達45.8%;“回頭客”比例進一步增高,76.7%的國內游客是雲南的“回頭客”。正如業內人士所説,旅游好不好,歸根結底要看人來不來、人來得多不多,畢竟游客是用腳來投票的。
雲南旅游市場強勁恢復,得益於國內出游需求進一步釋放等利好,更離不開雲南推進旅游強省建設的系列舉措。
——高位推動,搭好四梁八柱。今年,雲南召開旅游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委、省政府印發《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三年行動》,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守護好雲南旅游金字招牌的意見》,為旅游市場強勁復蘇注入新動力。
——行業求變,豐富優質供給。圍繞度假康養、戶外運動、研學旅游、紅色旅游,雲南推出一批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新産品。2022年以來建成半山酒店47個、帳篷酒店32個、旅游營地106個、等級旅游民宿162家,推出徒步旅游道路86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50條,培育新業態旅游企業281家。
——做優服務,強化市場監管。雲南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百日行動,制定《加強旅游市場秩序整治16條措施》,實施麗江“不合理低價游”整治試點,持續打擊“不合理低價游”等專項行動,紮實做好“30天無理由退貨”,不斷提升旅游市場案件查處效能和投訴處置水平,旅游市場秩序總體向好。
玩法出新:滿足游客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今年9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5屆世界遺産大會上審議通過,成為首個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茶文化主題遺産項目、我國第57項世界遺産。
中秋國慶假期,景邁山迎來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旅游熱潮,其所在的瀾滄縣接待游客23.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1億元,分別是2019年同期的3倍、4倍。
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內涵豐富的紅色文化……文化是旅游的靈魂,能夠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味;旅游是文化的載體,能夠促進文化傳播、推動文化繁榮。雲南是文化大省,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空間十分廣闊。
近年來,隨着全國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地處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博物館通過策劃推出系列展覽和文博體驗活動,成為眾多游客昆明游的必選之地。僅今年7月,接待量就達30多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佔比近七成。
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利用再上新&階。晉寧石寨山通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晉寧河泊所遺址入選2022年度“考古中國”重要發現;東南亞南亞考古研究與文物保護基地、雲南考古體驗館掛牌開放;長征、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雲南段)建設持續推進……這些具備開發利用潛力的文化遺産,都有望成為雲南省文旅業新的增長點。
夜幕降臨,告莊西雙景湄公河·星光夜市逐漸熱鬧起來,各式各樣的美食、琳瑯滿目的文創産品、傣泰風格的寫真、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吸引着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整個夜市熱鬧非凡、星光璀璨,這裡的夜被無限延長……
十多年前,這裡還只是瀾滄江畔的一片灘塗,無人問津。通過布局綜合旅游業態,打造星光夜市和組織特色文化體驗活動,已然成為雲南省人氣最高的文旅綜合體之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目前正在籌建二期工程。
告莊西雙景是雲南打造夜間經濟的生動案例。據統計,今年1月至9月,全省10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入駐商戶3.12萬家,營業收入244.5億元,同比增長77.3%。
漫步普洱市寧洱縣那柯裏村,石板路兩旁古樸的木質建築裏不時飄來普洱茶與咖啡的香氣。歲月流逝,“左手咖啡右手茶”已成為這個茶馬驛站的新消費風尚,也讓這裡的鄉村旅游事業有了更好的産業支撐。
當前,立足那柯裏這樣的傳統村落,依託雲花、雲茶、雲咖等優勢産業資源,一批特色鄉村旅游目的地産品和線路正逐步開發出來,吸引着廣大游客欣然前往、尋找鄉愁。
服務用心:用好口碑留住更多“回頭客”
畫着精緻的妝容,站在頗具東南亞風情的建築前,面對煙火氣升騰的星光夜市……對很多外地游客來説,來告莊西雙景拍一套美美的傣服寫真,才算真正到過西雙版納。在引領文旅消費時尚的同時,這一新興業態也因商家隱形消費等問題一度被游客投訴。
為此,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過前期調研,專門制定了管理辦法,與旅拍商家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推出“景蘭旅拍通”小程序,設立旅拍投訴舉報中心和官方諮詢服務點,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嚴格管理,是為了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景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為更好推動景洪市文旅業發展,該局還聯合有關部門對民宿酒店進行了創新監管,探索&&系列政策舉措,防止價格虛高、質價不符,受到游客好評。
中秋國慶假期前夕,雲南省旅游市場秩序整治專項行動工作組辦公室邀請網紅博主赴雲南多地開展暗訪活動,發現問題線索後,專項行動工作組辦公室迅速行動,聯合相關部門立即開展核查,並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這是雲南省重拳出擊整治旅游市場亂象,堅決守護好雲南旅游金字招牌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維護旅游市場秩序,在主要節假日期間,雲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多個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路線、重點場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各類擾亂旅游市場秩序違法違規經營行為。與此同時,雲南省還啟動文旅志願服務活動,在主要景區景點、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傾情服務八方游客。
雲南擁有綺麗的自然風光、宜人的生態環境、多彩的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區位優勢,旅游業歷來是一張靚麗名片。改革開放以來,雲南旅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極不尋常的發展歷程,取得了極不平凡的發展成就。2019年,雲南旅游總收入突破萬億元大關。這其中,有資源稟賦、産業引領等加持,更有用優質服務換來好口碑的長期助力。
站在新的起點,雲南省提出,要持續打造優質服務體系,強化以游客為中心的導向,讓游客放心游、安心游,不斷提升游客對雲南旅游的認可度和美譽度,讓雲南的熱情好客把“頭回客”轉變為“回頭客”。(記者伍曉陽 嚴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