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晉”行時丨解讀三晉大地轉型新路 探究“晉級之城”發展邏輯

金秋時節,三晉大地“碩果”盈枝,轉型綜改示範區崛起産業“新勢力”;一座以“晉”為名的城市,正散發出青山遮不住的蓬勃生命力,吹響“晉級”的號角。9月8日至9月14日,新華社記者解讀三晉大地轉型新路,探究“晉級之城”發展邏輯。

新華“晉”行時丨解讀三晉大地轉型新路 探究“晉級之城”發展邏輯

金秋時節,三晉大地“碩果”盈枝,轉型綜改示範區崛起産業“新勢力”;一座以“晉”為名的城市,正散發出青山遮不住的蓬勃生命力,吹響“晉級”的號角。9月8日至9月14日,新華社記者解讀三晉大地轉型新路,探究“晉級之城”發展邏輯。

編輯:王亮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轉型發展,是資源型地區經濟發展需要突破的重大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為資源型地區發展把脈指向,要求“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爭取早日蹚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資源型地區持續推進能源轉型、産業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不斷邁出轉型新步伐,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新華社記者趙東輝、孫亮全、劉揚濤、安路蒙、牛少傑)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371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信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APP。(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為何這是一座“晉級之城”——太行明珠晉城紀事

  古堡金湯,山水翠微。千里太行山把最為蔥鬱的一段留給了南太行。山脈西麓盆地中,一座以“晉”為名的城市,正散發出青山遮不住的蓬勃生命力,在三晉大地,吹響“晉級”的號角。

  從更寬廣的視域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共同富裕的持續努力,又為晉城的這份“人氣”增添了底氣。就像有人所説,晉城線上線下的流量爆發,是經濟活動和人文交流長期積攢下的人氣外溢。這次看似“突然”的脫穎而出,實為厚積薄發。

  當人們津津樂道於一個煤鐵之鄉華麗轉身為北方康養之都,資源型城市出落為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的明星,這座城市背後的發展邏輯就格外值得探究。(記者趙東輝 柴海亮 許雄)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05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自媒體號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琉璃不語,華彩千秋——山西琉璃匠人以傳承之微光續文脈之星火

  抬頭仰望,是對三晉大地最虔誠的姿態。

  那層層疊疊的榫卯鬥拱,不用一顆釘子,便托起千百年的風雨滄桑;那如鳥振翅般的挑角飛檐,在長空下勾勒出最動人的東方曲線;還有那傾瀉而下的一檐琉璃,潑繪着天地間最攝人心魄的顏色,孔雀藍、翡翠綠、琥珀黃……古人對於屋頂,毫不遮掩,使其成為建築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

  “天下琉璃出山西”,從北魏、唐宋至明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用故鄉的熱土和多彩的釉料,以爐火純青的技術和非凡的創造力,孕育出了神奇多姿的琉璃文化,中國的古建築也因此平添了靈動與光華。(記者劉學奎 柴海亮 王菲菲 張磊)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97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自媒體號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APP。(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文旅新探|山西錫崖溝:從懸崖絕地到旅游勝地

  巍巍太行山,綿延八&&。位於南太行晉豫兩省交界處的錫崖溝,如一塊玉石鑲嵌其中,漫卷的薄霧和翻滾的雲海讓這裡宛若世外仙境。

  來自韓國的金智敏跟着旅行團來到錫崖溝,體驗初秋的太行山。“我們特意來這邊爬山的,中國的山雄偉壯觀,秋景美麗又宜人。”金智敏興奮地比劃着,與她一起同行的有20多個韓國人,他們都對在這裡深度游玩充滿了期待。

  作為典型的太行水鄉,錫崖溝既有山的雄壯,又有水的柔美,極具發展康養旅游的天然優勢。2024年6月,太行錫崖溝旅游度假區成功入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新華社記者馬曉潔、張哲)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95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和自媒體號佔比最大。(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退休教師杜德建:守望鄉村文化40余載

  今年64歲的杜德建是山西省永濟市卿頭鎮張坊村村民。1981年,他成為一名鄉村教師,面對村民因缺乏農業科技知識帶來的種種難題,自幼愛好讀書看報的杜德建將婚房改造為家庭圖書館,免費向村民開放。同時,他還利用寒暑假時間前往全國多地,自費購買、訂閱各類書籍和報刊。40多年來,這個圖書館館藏圖書達4.6萬餘冊,成為村民農閒時“充電”的好去處。

  2021年,杜德建從學校退休。從教40年,他多次獲得“先進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所帶班級成績長期在當地名列前茅。退休後,他把精力投入到家庭圖書館,只為幫助村民學習致富技能,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在今年8月發布的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上,杜德建入選“助人為樂”好人。

  在杜德建看來,學校和圖書館的作用是相通的——“都是通過文化浸潤人心” 。他説,他將繼續守護這個村民們的“精神糧倉”,做好文化知識的傳播者。(新華社記者楊晨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63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幼兒園男教師:呵護孩童 亦剛亦柔

  今年36歲的田曉東是太原市杏花嶺區第一幼兒園的一名男幼師,今年已經是他從事幼教工作的第12個年頭。從剛入行的不被認可,到現在孩子們眼中的“萬人迷”老師,田老師用自己多年來的紮實工作證明,男幼師帶娃也很強。(鄧浩然、裴元新、李澤晨)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34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奇妙夢幻 世所罕見——探訪山西雲丘山冰洞群

  位於山西省鄉寧縣的雲丘山冰洞群,四壁皆冰,常年不化。目前開放的1號冰洞總長100余米,最寬處約12米,最高處約15米。洞中的冰筍、冰柱、冰瀑晶瑩剔透,在燈光的照射下呈現出夢幻般的景象。(鄧浩然、裴元新、李澤晨)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64篇。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APP佔比最大,其次是自媒體號。(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往期欄目

新華“晉”行時丨解讀三晉大地轉型新路 探究“晉級之城”發展邏輯

新華“晉”行時丨重拾烽火記憶 聆聽奮進新聲

新華“晉”行時丨重溫撼人心魄的民族記憶 觸摸熱氣騰騰的三晉百態

新華“晉”行時丨重溫紅色記憶 見證生態變遷

新華“晉”行時丨憶烽火歲月 尋歷史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