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數據 新看點】建築業實現較快增長 ——今年一季度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亮點(五)

4月27日,位於太原市龍城大街與濱河東路交會處的建投·祥澐國際項目工地,一座總建築面積約64萬平方米的城市綜合體拔地而起。山西建投八建集團的建設者們正在進行幕墻施工以及裝飾裝修作業,向項目全面交付發起衝刺。
新春伊始,我省建築企業便紛紛鉚足幹勁,以昂揚的奮鬥姿態,向實現首季“開門紅”吹響衝鋒的號角。2月28日,山西建投集團分佈在全國以及海外的1592個跨年項目全部復工復産。一棟棟建築拔節生長,一座座廠房雛形漸顯,橋梁飛架,大道縱橫。三晉大地項目建設熱潮涌動。
一季度,全省完成建築業産值790.9億元,同比增長9.2%,增幅比全國快3.2個百分點;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89.8億元,同比增長8.7%;建築業從業人數穩定增長,截至3月底,全省建築業從業人員56.7萬人,同比增長3.1%。
記者了解到,我省近年來深入實施建築業提質行動,全力推動建築業企業提檔升級,對轄區內首次取得特級資質和産值達到一定規模的建築業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激勵企業做大做強。去年以來,全省56家建築企業新獲部批資質,其中4家晉級特級,填補了近4年山西特級企業零增長的空白,山西建築企業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我省還大力發展以裝配式建築為代表的新型建築工業化,支持太原、大同開展高裝配率示範項目建設;推動建築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技術與建造全産業鏈融合;深化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改革,修訂《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辦法》,積極構建統一開放大市場。
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副會長、山西城鄉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田宇認為,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條件下,我省打出了財政金融聯動等一系列精準的政策組合拳,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省內建築行業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取得了不小成績。一季度,我省建築行業生産規模持續擴大,以特級建築企業為代表的市場主體競爭力進一步提升,拉動就業能力有所增強,行業結構、市場主體和區域布局不斷優化。
2022年以來,我省建立因城施策做好房地産調控工作推進機制,11個設區城市全部制定&&了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系列政策舉措;人才租購房補貼、契稅補貼、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等惠民政策加快落地;銀行金融機構首套房、二套房按揭貸款利率持續下調,保交樓、穩民生工作紮實推進,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修訂&&,《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準(試行)》《宜居住宅建設標準》等地方標準相繼發布。
這個春天,我省商品房銷售市場開始回暖。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商品房銷售面積439.8萬平方米,增長20.0%。田宇&&:“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供、需兩端仍延續積極的政策導向。我省在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平穩發展方面&&的相關政策和舉措,對市場企穩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省內房地産市場開發投資在一季度扭轉了自去年4月以來的負增長態勢,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增速實現‘雙提升’。在‘房住不炒’‘保交樓’‘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打造等政策措施的保駕護航下,房地産市場預期明顯好轉。尤其是在我省樓市成交佔比較高的省會太原市,首房首貸實現利率、首付比例‘雙下調’,市場率先回暖。”
施工拉滿弦,奮戰春光裏。總投資8.7億元的永濟市光電産業園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太原589個老舊小區全面開工改造,將惠及11.4萬住戶。集大原高速鐵路山西段197.134公里的線路上,數千建設者奮戰正酣。山西建投落地實施的首個海外股權投資項目——孟加拉國科巴風電項目南部風場即將並網發電……一個個項目匯聚成推動山西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民生改善的強大力量。一批骨幹建築業企業蓄勢起航,將“山西建造”品牌推向全國,融入世界。
“接下來,省住建廳將充分發揮骨幹建築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支持企業加快科技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健全完善房建市政領域招投標制度建設,強化信息技術在建築市場監管服務中應用,不斷優化住建領域營商環境,促進全省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在房地産市場方面,全省住建系統將進一步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優化落實“換購住房個稅減免”“以租換購”“帶押過戶”等房地産調控政策,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持續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記者晉帥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