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2000多年前的優美詩句,描繪出汾河的壯麗風光。
汾河,又稱汾水,是黃河第二大支流。她縱貫山西南北,全長716公里,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被稱為三晉“母親河”。汾河自古以來就是重要航道,留下“泛舟之役”“萬木下汾河”等經典場景。由於流域內過度開發,汾河生態曾遭受很大破壞,水質受到嚴重污染,一些河段甚至出現斷流。
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山西省打響汾河生態保護與修復治理攻堅戰,進一步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綜合施治,努力使汾河逐步實現“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目標,成為滋養沿線群眾的幸福河。(記者 趙東輝 晏國政 魏飚 馬曉媛)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610篇。其中,11月26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597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APP,佔比分別為51.64%、36.23%、10.33%。(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冬日裏的南太行,靜謐中孕育着勃勃生機。
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新生活、煤焦企業用焦爐廢氣制出高端紡織纖維、曾經的“污水湖”變成城市會客廳……記者近日在位於太行山區的山西省長治市走訪發現,基層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描繪出一幅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圖景。(新華社記者趙東輝、晏國政、梁曉飛)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83篇。其中,11月22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1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微信,佔比分別為61.84%、14.84%、11.66%。(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記者23日從山西省統計局獲悉,山西省今年前10個月全省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原煤産量106920.6萬噸,同比增長7.9%,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新華社記者王飛航)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57篇。其中,11月24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62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信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APP,佔比分別為41.40%、36.31%、10.83%。(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近期,山西省太原市加大基本生活物資調配力度,強化糧油、蔬菜、肉蛋等生活必需品貨源組織,全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新華社記者徐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5篇。其中,11月24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佔比分別為56.00%、44.0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靈石縣是典型的土石山區,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産區的酸棗仁粒大飽滿,不僅如此,這裡的酸棗斯皮諾素單項指標遠超國家藥典標準數倍,極具藥用價值,是行業內追捧的“道地藥材”。(新華社記者王勁玉)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23篇。其中,11月2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7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平媒,佔比分別為52.17%、34.78%、8.7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熱力小室井”很多人並不熟悉,但是對每一個熱力巡檢的工作人員來説,進入小室井工作是對熱力人綜合能力的考驗。巡檢人員打開那些印有“熱力”字樣的井蓋,每個井蓋下面就是一個小室井。
郭水東是山西省太原市迎澤第一供熱分公司管線所巡線一組的班組長,他的這一支5人小隊能夠負責180余口井,22公里左右的供熱管線,每天都要“入地”反反復複數十次。(新華社記者徐偉、薛寧婧)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32篇。其中,11月2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27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微博,佔比分別為50.00%、46.88%、3.13%。(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據雲圖分析平台)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