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大同呂梁
山西頻道
首頁 要聞 政情 産經 醫衛 房産 教育 旅游 體育 融媒體
晉中·砥礪奮進的五年呂梁大同
山西頻道 > 正文

三件新事裏的高質量發展圖景——太行山區冬日走筆

2022年11月21日 14:46:1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11月21日電題:三件新事裏的高質量發展圖景——太行山區冬日走筆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晏國政、梁曉飛

  冬日裏的南太行,靜謐中孕育着勃勃生機。

  老舊小區“改”出居民幸福新生活、煤焦企業用焦爐廢氣制出高端紡織纖維、曾經的“污水湖”變成城市會客廳……記者近日在位於太行山區的山西省長治市走訪發現,基層幹部群眾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描繪出一幅推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生動圖景。

  老舊小區換“新顏” 增強居民幸福感

  “咱們小區70歲以上的老人有近200人,居家養老服務要跟上”“小區環境變好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豐富起來”……在多次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後,潞州區英華小區的黨員和群眾代表聚集在黨群服務站,商量着怎麼為居民辦更多好事。

  群眾代表王忠良是這裡的老住戶了,説起小區的變化,他的臉上笑意盈盈:“這裡都是上世紀80年代的老樓房,過去15個老舊小區只有兩個有物業,院子裏到處是圍墻和儲藏室,電線綰成結挂在墻上,有的樓房沒有單元門和照明燈。”如今小區改造一新,道路平整寬闊,新建的充電樁、老年助餐點、快遞櫃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物業還成立了志願服務隊。

  拼版照片,上圖為改造前的英華小區一角,下圖是改造後的英華小區一角。(長治市新聞中心供圖)

  今年以來,潞州區通過黨建引領,開展老舊小區改造,成立專門機構加強管理,全區像英華小區這樣的127個小區全部實現物業入駐。

  “長期沒人管的事兒有人管了,居民們的‘堵心墻’也沒有了。”英華小區黨支部書記常明立説,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下一步要在發展居家養老、打造智慧社區、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加把勁兒,讓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節節攀升。

  從黑炭到白絲 提升發展“含綠量”

  一塊煤炭,能有多少變化?傳統焦化企業潞寶集團發力産業綠色轉型,從原料供應轉向精細加工,實現“炭中抽絲”。

  走進潞寶錦綸短纖維項目生産車間,一根根白色的纖維在集束架上快速上絲,經過拉伸、捲曲、定型、切割、裝包後,成袋的錦綸短纖維呈現在眼前。

  “一個噴絲板有1150個噴絲孔,能讓1.5克的原料抽出一萬米長的單絲。”潞寶集團總裁秦芃説,從黑炭到白絲,煤炭變身為十多種高端副産品,附加值大幅提升。粗苯直接賣每噸6000元左右,加工成錦綸纖維後每噸可增加産值約2萬元。

  圖為潞寶集團錦綸短纖維項目生産車間,黑色煤炭經過精細加工成為一根根白色纖維。(受訪企業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秦芃&&,今後將通過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做強“煤-焦-鋼-化-材”全産業鏈,在碳基新材料、氫能、原料藥領域取得更多突破。

  一湖好景賽江南

  初冬時節,穿行在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記者看到三三兩兩的行人徜徉其中,遠處霧氣繚繞,亭&隱現,氤氳出一幅勝似江南的美景。一個月前,漳澤湖內的“潤澤園——湖中島——壁頭”航線剛剛入選全國50個水路旅游客運精品航線試點。

  漳澤湖是長治“母親湖”,周邊分佈着78個村莊。多年以來,沿岸村民“靠水吃水”,“母親湖”一度成為生態薄弱的“污水湖”。2018年以來,長治市下決心對漳澤湖進行水體治理和生態修復。通過綜合施治,增加綠地面積近萬畝,湖體水質達到Ⅲ類或準Ⅲ類。

  “現在的漳澤湖四季有景,生物多樣,過去沒見過的大雁、白天鵝等珍稀候鳥都來了。”攝影愛好者冀小軍説,濕地公園已成為當地群眾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一角。(長治市新聞中心供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要把學習貫徹的成效體現在生態文明的新進步上。”長治市發改委主任王靈恩説,以濕地公園為綠心,目前已規劃出126平方公里的濱湖生態示範區,下一步重點發展金融、科教、都市農業、康養運動等産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完)

[編輯: 王亮 ]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45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