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晉”行時丨春光明媚時 説古道今話希望

在平遙古城觸摸歷史,在創新中感受琺華技藝生命力,在晉南忙碌的春耕中期待豐收,在彝族小夥子開塔吊中聆聽築夢故事,在孩子的睡眠中體味“雙減”……3月21日至3月27日,新華社記者在三晉大地的明媚春光裏,説古道今,講述希望的故事。

國社“晉”行時丨春光明媚時 説古道今話希望

在平遙古城觸摸歷史,在創新中感受琺華技藝生命力,在晉南忙碌的春耕中期待豐收,在彝族小夥子開塔吊中聆聽築夢故事,在孩子的睡眠中體味“雙減”……3月21日至3月27日,新華社記者在三晉大地的明媚春光裏,説古道今,講述希望的故事。

編輯:王亮

  悠長壯闊的中華文明,為我們留下了燦若星辰的歷史文化遺産和自信包容的基因。我們尋根溯源,喚醒共同的記憶與情感;我們觸摸未來,用文明之鑰開啟美好生活之門。

  在“活着的古城”觸摸歷史,用科技新突破講述古老的故事,讓文化遺産與城市文明共生,以文化之韻賦能青山綠水……人類文明的瑰寶,在不斷推陳出新中賡續發展,熠熠生輝。(新華社記者孫波、劉書云、楊一苗、王菲菲、王學濤、任卓如、袁月明、馮源、童芳、陳冬書)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181篇。其中,3月22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763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博和APP,佔比分別為50.30%、35.06%、8.81%。(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90後”女孩喬琳是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喬氏“法花”陶瓷傳統手工技藝的第二十九代傳承人。2015年,留學歸來的她回到家鄉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從父輩手中接過了琺華傳統製作技藝。面對産品滯銷的困境,喬琳對琺華的釉色進行創新,對上面的圖案和內容進行調整,賦予琺華更多時代氣息。改良創新後的琺華因為設計感強、釉色特別、貼近潮流,受到消費者青睞。(新華社記者 曹陽)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37篇。其中,3月2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68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平媒,佔比分別為64.23%、26.28%、7.3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多年來,山西省晉中市因晉商文化而聞名海內外,平遙古城、喬家大院、常家莊園等是人們去山西的常游之地。“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悠久的歷史積澱更孕育了晉中深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晉中共有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近千項。

  非遺具有口頭性、行為性、技藝性等特點,特別是非遺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浩瀚的非遺文化,如何從少數民間藝人走向大眾?晉中一直在探索。這也為晉中這座城市塗抹上一種獨特的文化底色。(記者 王學濤)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7篇。其中,3月2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0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信和APP,佔比分別為58.82%、29.41%、11.76%。(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農田裏,一台&自走式植保車“翅膀”打開後,均勻地噴灑着殺菌劑和水溶肥料;一架架植保無人機“嗡嗡”鳴響,在麥田上空來回穿梭,噴灑着農藥……這幾天,位於山西南部的臨汾市翼城縣開啟了全縣小麥促弱轉壯集中噴肥行動。(新華社記者魏飚、張磊)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37篇。其中,3月21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65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微信和APP,佔比分別為51.82%、22.63%、16.79%。(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從基本不會説漢語寫漢字,到熟練掌握塔式起重機的操作和維修理論;從無奈輟學,到成為山西省最優秀的塔吊司機之一……百米高空上,鉤起鉤落間,吉克達富這個曾經的“山裏娃”正在一步步構建他的逐夢人生。(新華社記者 李紫薇)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581篇。其中,3月25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337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微博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新聞和APP,佔比分別為87.61%、7.57%、3.10%。(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去年,教育部先後&&了“睡眠令”和“雙減” 政策,力圖保證學生睡眠時間,扭轉“小小少兒郎,點燈熬油讀書忙”的現狀。(新華社記者王菲菲、李紫薇、趙陽)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17篇。其中,3月21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14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佔比分別為70.59%、29.41%。(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發布最新考古成果稱,考古工作者在運城市稷山縣發現了東渠遺址,出土較多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對夏時期考古研究起到推動作用。(新華社記者解園、王學濤)

  截至目前,該文章在互聯網上傳播總量共77篇。其中,3月26日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61篇文章。各信源的信息發布情況中,新聞信息佔比最大,其次是APP和平媒,佔比分別為63.64%、18.18%、11.69%。(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

  傳播趨勢

  傳播信源分佈

往期欄目

國社“晉”行時丨春光明媚時 説古道今話希望

國社“晉”行時丨從春天出發,一起向未來

國社“晉”行時丨聆聽三晉新聲音 關注百姓身邊事

國社“晉”行時丨情牽疫情防控 記錄三晉大地暖心事

國社“晉”行時丨直擊山西疫情防控現場 記錄堅守與溫暖

0100702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0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