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克勤:以醫療為“心”,以管理為“眼”

2022年12月11日 08:13:4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2月12日電(王若宇)泰戈爾曾經説過:上蒼給了我們生命,我們用奉獻去擁抱。在三十余載的醫路人生中,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黨委書記、上海市婦科質量控制中心主任華克勤親歷過無數生與死的“敘事”、也寫就了一頁頁“重生的喜悅”篇章。

  近日,在復旦大學EMBA成立二十周年之際,新華網獨家採訪了2011級復旦EMBA校友華克勤,這位常年堅守在臨床第一線的婦産科專家從不曾辜負與患者的每一次相遇,她也有信心在技術與管理的雙線推動中進一步樹立行業標杆,奏響更加鏗鏘的生命“續曲”。

  醫生面對的是疾病,更是病人

  醫用橡膠手套獨特的味道、乾淨整潔的白大褂;擔任婦産科醫生的母親每每在夜色中疲憊歸來的身影……這些“片段”共同構成了華克勤完整的童年記憶。從小的耳濡目染令她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確了未來要走的路:像母親和家中其他四位親屬那樣成為一名婦産科醫生,為女性患者築起生命的防線。

  在填報大學志願時,華克勤全部選了醫學院。而當她順利完成學業、走上理想的職業道路,開始了手術室和病房的“兩點一線”後,她也漸漸在生死交替的震撼和個人、家庭、社會的複雜羈絆中參悟到了屬於患者群體的人情冷暖,悲歡離合。

  華克勤一直抱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婦産科不僅是一門生命學科,由於其與婚姻關係緊密相關,有着很強的社會屬性,所以更加是一門社會學科。近年來,隨着宮頸癌等婦科惡性腫瘤發病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女性患者對於保育治療的需求愈發迫切,這也對醫生的治療水準和創新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

  早在2013年,華克勤和團隊就為一位孕16.5周的宮頸癌病人實施了世界首例“中孕期腹腔鏡保留子宮宮頸廣泛切除術”,改寫了以往中孕期宮頸癌患者需要終止妊娠、施行廣泛全子宮切除的歷史,開創了這一領域新的里程碑。

  而在2017年,華克勤又採用微創技術,為一位罹患先天生殖道畸形、雙子宮且被誤切了一側健康輸卵管的患者完成了“生殖道畸形子宮融合術”。兩年後,這個“二合一”的子宮成功孕育並産下一對龍鳳胎,不僅由此驗證了華克勤微創手術安全性的遠期效應;其成果更在第46屆AAGL全球年會(業界頂級的婦科腹腔鏡學術會議)上被列為繼續教育課程面向全世界推廣。

  和其他病患不同,華克勤接診過的很多患者在飽受病痛折磨的同時,還要承受來自家庭的巨大壓力。“這也在不斷警醒我,我們面對的不僅是疾病,更是病人。”站在現代醫學的角度,女性內生殖系統的絕大部分器官是可以切除的。只是如此一來,患者的身體就不再完整,也會永遠失去做母親的權利。而華克勤所堅持的,就是從病魔手中把這個“權利”奪回來。

  據一份2017年-2022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5年間共為1240例宮頸癌患者完成了保留生育功能手術,術後成功受孕率達63.9%,復發率僅0.08%,遠高於國際上同類手術術後30%左右的成功妊娠率。在這裡,每個新生命的降臨都伴隨着醫生的辛勤付出和汗水。“但只要‘被需要’,我們就會隨時站出來。”華克勤堅定地説。

  手術&就是醫生的陣地。從早期的開腹手術到微創、再到微創術式的創新突破;直至隨着器械的升級換代陸續開展的3D腹腔鏡手術、達芬奇機器人手術,vNOTES手術等,華克勤幾乎見證了中國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整個發展歷程。多年來,她帶領團隊相繼成功施行了各種腹腔鏡宮頸癌手術、保留器官功能的盆底重建微創手術、惡性卵巢腫瘤微創手術、腹腔鏡下腹主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等高難度的四級腔鏡手術,為國內婦科微創技術領域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時至今日,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的宮頸癌手術治療質量控制標準質已經立項,即將寫入上海市衞生健康地方標準。同時,醫院還協助國家衞生健康委醫院管理研究所起草了關於子宮肌瘤、宮頸癌(手術治療)的《單病種質量監測手冊》,為全國宮頸癌診治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紅房子經驗”。這其中,作為醫生的華克勤在無私付出;作為一位管理者的她,同樣也在無私付出。

  跨出“醫療”看世界,賦能醫院管理

  和很多抱着切實的職場訴求而求學的學員不同,華克勤11年前來到復旦大學讀EMBA時,在事業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當時的她已獲評正高職稱、是博士研究生導師,也是國內婦科微創技術領域的領跑者之一。華克勤坦言,在決定讀書之後,她曾向包括復旦面試老師的很多人回答過“為什麼在本就緊張忙碌的工作之餘還要來學習”這個問題。

  “我看到過一些高素質的年輕醫生在臨床、科研競爭與壓力下的迷茫、抱怨甚至放棄,這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難題,也是我在管理工作中必須跨越的一道難關。”此外,華克勤也希望能夠跳出醫療“框架”去看一看其他行業的運作方式、洞察投資融資之道、把握全球市場的變化等。綜合以上,就讀復旦大學EMBA無疑是一個最佳選擇。

  走進復旦校園後,華克勤的第一個收穫是如願以償地“接觸到了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同學”。大家深入交流,碰撞思想;而這種視野和格局的拓寬又帶動了認知的全面提升。華克勤開始高屋建瓴地對更加廣泛的社會醫療問題報以深度關注,並得以從宏觀層面對“科技強國”與“創新驅動”投入思考。

  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與高校、企業跨界合作的産學研深度融合合作體系在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推動醫學和相關産業發展方面的優勢也愈加凸顯。正在醫院和學校“雙線奔波”的華克勤此時果決地將目光鎖定在人工智能賽道。為此,她聯合高校和企業,一路摸索着投入到對AI&&和工具集的研發工作中。

  “我們的最初願景是設計一款面向婦科腫瘤預防診治的‘診驗理影’醫療分析雲&&,覆蓋細胞學、組織學、形態學和影像學。”在華克勤的構想中,這款雲&&能夠輔助醫生快速診斷,解決偏遠地區病理醫生、專科醫生缺乏的問題,為更多患者免除宮頸癌等婦科重症的威脅。

  經過幾方數年來的共同努力,目前該系統已成功問世,並以平均每1.5分鐘出具一份TCT細胞學檢查結果、0.5分鐘判讀一例陰道鏡圖像、3分鐘完成一例MRI影像閱片結果的“超速度”幫助醫生十幾秒就可以鎖定可疑病灶區域範圍,進行組織採樣。目前,雲&&正在全國首批35家醫院進行定點推廣,華克勤期待它幫助更多醫生快速“進階”到三甲醫院專家的水平,為欠發達地區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在復旦大學EMBA項目學習的兩年間,華克勤感到自己的成長與蛻變清晰可見:“首先,項目的課程涵蓋了溝通技巧等非常實用的知識結構,為我在多學科集體討論、以及與兄弟醫院科室的接洽和合作中帶來了切實的幫助。”其次,她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管理者的“道”與“理”都不應該被局限在某個框架內。而是應該更加靈活,也更具人性化。

  落實到日常工作中,華克勤將在《領導力管理》課程中的所思所得與醫院人才戰略相結合,從&&留人、事業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四方面着手進行改革;同時通過制定《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拔萃人才計劃》,以文化建設為引領,幫助年輕醫生明確清晰的職業目標、科學規劃職業發展空間,讓每個人都有“奔頭”、有“盼頭”,從而進一步加強員工對醫院的歸屬感和價值認同。

  從更宏大的管理視角出發,華克勤認為醫療衞生行業由於特殊的行業屬性,對人才梯隊的建設需要兼具長期性、複雜性、專業性和繼承性。為此,她還將《戰略管理》等課程活學活用,專門制定並&&了《中層幹部考核管理辦法》,不僅發揮黨管人才優勢,也充分激發了醫院的中層管理效能。

  構建品牌競爭力,不斷更新自我

  在華克勤的領導下,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迄今已開展了長達10年的文化主題活動與醫療服務細節舉措活動、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全面質量管理指標考評體系;並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品管圈大賽優秀獎、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等各類獎項。這家走過百年的“紅房子醫院”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再一次勇立潮頭,為泛長三角地區婦産科事業持續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從一名婦産科的外科醫生到身兼臨床、科研、教學、管理等數職的醫院管理者,華克勤變得更加忙碌,但只要穿上白大褂,她就又會變回一名仁心仁術的醫生:可以親自為癌腫累及腸道的病人擦拭創面穢物,也可以為了縮短患者術後疤痕而潛心研究……在無數患者心目中,華克勤正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醫生”。

  從醫至今,華克勤已發表論文223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12篇;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並榮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醫學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等諸多榮譽。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時做出的那份質樸的承諾:對得起每一個病人。

  在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華克勤帶領紅房子人,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守護着每個生命的“一樹花開”。她始終在通過學習不斷自我更新,也期待有更多患者從這裡重獲健康,破繭成蝶,去迎接嶄新的人生。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8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