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來自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觀察

2022年11月08日 09:05:01 來源: 新華網

  “全球正在面臨共同的新挑戰和新問題,而科學是應對甚至解決它們的有力武器。”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傑·科恩伯格説,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每年將前沿的科學成果和思考帶到中國,為激發創新、實踐創新創造了好的土壤和環境。

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6日在上海開幕。主辦方供圖

  正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27位諾貝爾獎得主與30余位中國兩院院士組成“頂科天團”,和百余位青年科學家、“小科學家”、各界嘉賓一起,以線上或線下形式,共話科技前沿,共謀國際合作,對中國開放創新投下“信任票”。

  “開放”是本屆論壇上中外科學家口中的“高頻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科研環境建設,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通過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等開放平臺,中國正在向世界展示科技向新、共創未來的合作之諾。

  從生命科學到人工智慧,從農業育種到零碳發展,各國科學家緊扣基礎科學的最新動態和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交流科學新突破,凝聚合作新共識,構建科學新生態,共謀未來新圖景。

  本屆論壇期間頒發了首屆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獎。這項創設于上海的國際科學大獎,面向全球科學家評選,對標世界最高學術水準,鼓勵更多人在科學領域做更多“難而正確”的事。科學無國界,面向“最先一公里”,大獎正在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對前沿基礎科學的重視與推崇,也成為聯通中國與世界的創新平臺。

  該獎項的“智能科學或數學獎”授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係、統計學係教授邁克爾·I·喬丹,以表彰他對機器學習的理論基礎及其應用作出了根本性貢獻。

  “我一直與中國的高校和學者保持著很多聯繫,近年來中國在數學和統計學領域發展快速,我們不斷進行著國際間的探討和互動。”邁克爾·I·喬丹説,“同早期工程領域一樣,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領域必須通過國際合作,才能走向繁榮並實現願景。”

  11月4日,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啟用,海智國際研發社區同步亮相。上海市副市長劉多表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的啟用將加快整合國內外頂尖高校和研究院所資源,打造全球領先的科技高地和科學自由港。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永久會場。新華社記者丁汀攝

  以此為契機,臨港新片區國際創新協同區正朝著打造國內外人才匯聚的前沿科創策源地大步邁進。根據規劃,預計到“十四五”期末,國際創新協同區將引進建設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科學家工作站30家以上,集聚各類人才3萬到5萬人,新增企業和研發機構1000家。

  論壇期間,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代表中國科技界發布《關于國際合作的科研行為的倡議》,向世界傳遞全體中國科研人員的心聲:“與全球科技界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係,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係列創新舉措不斷落地:創辦頂尖科學期刊集群,頂科協擬充分整合國內外優勢學術與出版資源,採用新型辦刊模式與合作機制,設立化學、生物學、醫學、物理學、數學、碳中和等係列子刊,專注各領域的變革性前沿研究;成立大學校長咨詢與協作委員會,開展與頂尖大學之間的務實合作,在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轉化等方面,優勢互補、相互支援、共謀發展。

  記者:周琳、溫競華、楊有宗

  編輯:冷彥彥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67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