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護險護理員:讓老人的生活更舒適,更開心

上海長護險護理員朱淑敏上門為老人服務。 新華社記者 吳振東 攝
新華社上海10月4日電(記者吳振東、龔雯)朱淑敏按照事先約定的時間敲響孫阿婆家的房門。隨即,屋裏的老人笑着打開門説:“是親人來了。”
朱淑敏今年56歲,是上海的一位長護險護理員,每週為孫阿婆和老伴上門護理兩次,已持續一年多。
截至去年底,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佔戶籍總人口36.3%,同時,上海在全國首批試點為失能老人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中,形成了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照護項目服務標準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孫阿婆一家是長護險的受益者,76歲的老伴在經歷一次大手術後基本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孫阿婆自己也患有嚴重關節炎,行動不便。
“護理的時候,我喜歡跟二老聊聊天、拉拉家常,不但要讓他們身體乾淨清爽,也幫助他們有個好心情。”朱淑敏説。
記者從上海市醫療保障局獲悉,目前,上海有近40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照護服務。長護險每月可為失能老人支付約500元至1800元的費用,有效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孫阿婆拿出長護險結算清單,14次上門護理共計910元,其中醫保統籌支付819元,佔比90%。
經過多年發展,上海長護險服務項目已覆蓋42項上門照護服務,全市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的機構超過1200家,登記在冊護理人員總數達6.7萬人,100%持證上崗。
朱淑敏已從事老年人護理相關工作十餘年,她所供職的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目前共有28位長護險護理員,每人日均上門服務老人5戶以上,一年到頭難有閒暇。她感到,長護險正在得到越來越多老年人的認可,而隨着城市高齡老人的持續增多,還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護理員的隊伍。
“照護老人很累,但每當聽到他們稱讚我的工作專業又貼心,我非常有成就感。”朱淑敏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