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大工程”

2022年09月30日 08:54:3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9月30日電(記者 郭敬丹)盤活事業編制資源,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居民區黨組織書記使用事業編制的保障力度;拆分大型居民區,劃小基層管理單元,做細做優社區服務……近期,上海推進基層治理有不少“加減法”,不斷把基層組織做“實”、力量做“強”、服務做“優”。

  楊浦濱江。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是上海近年來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大工程”的縮影。記者從上海市委黨建辦了解到,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創造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新經驗”為主攻方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大工程’”為重要牽引,上海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

  推進網格工程,織密建強居村一線組織體系。上海明確:劃小做實管理單元,明確新建居委會管轄範圍一般在1500戶左右,穩步推進3000戶以上的居委會拆分、500戶以下的居委會合併。按照300至500戶的標準劃分微網格,確保管理服務無遺漏、無死角。

  “對我們這樣的大型居民區來説,拆分是實實在在的減負。”浦東新區康橋花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王曉晨説,社區拆分前實際管理的小區達到15個,常住人口1萬多人,對應的居委會只有9名社工、6名輔助人員。拆分後,康橋花園將以自然道路、小河為界,拆分為3個面積差不多的居民區,並配齊服務力量。

  推進連心工程,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家住徐匯區漕河涇街道夢蝶苑小區居民馬蔣榮近日發現,小區大門旁綠地的醒目處新豎了一塊漂亮的標牌,寫着“夢蝶苑小區15分鐘生活圈示意圖”,標出小區附近17處與居民生活、學習、健身、就醫、出行等息息相關的地方。這是徐匯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提升計劃”的實踐,因地制宜開展好各類個性化、精準化的便民服務。

  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社區“寶寶屋”。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圍繞提升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聚焦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讓群眾有更多看得見、摸得着、有感知度的體驗。

  推進家園工程,夯實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基礎。長寧區制定併發布了《長寧區深化黨建引領物業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區、街鎮、居民區三級黨建引領物業治理聯席會議制度,推動物業管理區域合併或管理合併一體化,提升老舊小區的物業服務水平。

  近年來,上海注重健全黨建引領協同共治機制,強化黨組織對業委會的指導,着力提升物業服務能級。例如,注重把表現突出的報到黨員、熱心業主通過法定程序推選為業委會成員。加大黨的組織覆蓋,力爭符合條件的業委會中黨支部或黨的工作小組組建率達到100%。

  推進強基工程,加快實施重點區域治理攻堅。據悉,上海正大力推進城中村治理,全面摸清“城中村”底數,以“城中村”改造帶動空間形態改造和治理水平提升。例如,嘉定區聚焦“改造需求迫切”和“城市品質提升”的目標導向,排摸“存在改造需求、符合改造條件、適合改造提升”項目15個,年內還將重點推進嘉定工業區朱橋集鎮、新成路街道練祁島及安亭鎮黃渡老集鎮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推進動員工程,構建完善平急高效銜接機制。普陀區長征鎮東旺居民區居民吳佳華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居民區“第二梯隊”分隊長,為基層治理貢獻“新生力量”。堅持“平戰結合”,普陀正構建多元力量廣泛參與的“第二梯隊”基層治理體系,並在“二梯庫”運維、激勵關懷、經費保障、應急演練等方面細化規範。

  記者了解到,上海正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體制機制,發揮各級黨組織主心骨作用,破解好“平急轉換銜接”等基層工作難題,實現“平時服務、急時應急”,實現基層常態治理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雙提升。

  推進賦能工程,加強基層治理能力建設。為基層“撐傘”,給一線“撐腰”,上海繼續強化各方賦權增能,把更多資源下沉到社區,讓離市民群眾最近、感知最靈敏、反應最迅速、處置最快捷的基層有人有權有物。

  例如,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居村幹部隊伍建設和激勵關懷的若干措施》,對使用事業編制的居民區黨組織書記,單列晉陞數額、單獨組織晉陞,增加20%破格聘用比例、破格晉陞比例。同時,充實社區專職工作力量,配置標準為每萬城鎮常住人口不少於18人。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6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