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三角協同合作讓發展引擎依舊強勁

2022年08月11日 08:53:38 來源: 解放日報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滬蘇浙皖協同合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近期,長三角三省一市各地經濟“半年報”陸續出爐,滬蘇浙皖穩住發展基本盤。作為我國最重要的發展引擎之一,三省一市協同布局發力,打造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産業鏈市場鏈環環相扣

  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牽頭建立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制度,推廣使用國家統一制式通行證,並研究運用電子通行證。上海、杭州、寧波、蘇州、嘉興共同建設了一批應急物資中轉接駁站,創新採用“甩挂接駁”“更換司機”“司機閉環”等方式,有力保障區域運輸通暢,確保重點産業、保供企業、關鍵基礎設施正常運轉。

  穩住市場主體,就能為穩住基本盤提供有力支撐,為經濟發展積蓄力量。長三角各地為受疫情嚴重衝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實施一攬子紓困幫扶政策。上海市發布50條措施,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江蘇先後制定&&了“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增量惠企政策,着力幫助市場有效應對疫情衝擊;浙江發布包括8個方面的穩住經濟政策38條;安徽推出“36條”,分類細化制定454條助企紓困政策清單。減費減稅,金融支持,各項政策為市場主體送去及時雨。

  促消費長三角齊發力。各地相繼推出“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蘇新消費”“浙裏來消費”“皖美消費·樂享江淮”等特色主題活動,共同推進長三角本土製造品牌、老字號、商旅文聯動發展,初步建立“客流共享、平台互聯、主體互動、宣傳互通”的長三角聯動辦節機制。另外,安徽省政府會同滬蘇浙皖農業農村部門,成立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聯盟,安徽273家省級基地超過400億元的優質農産品走上滬蘇浙居民餐桌。

  跨省産業園越來越多

  在更高水平上統籌發展和安全,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的創新舉措不斷推出。

  在省際毗鄰區域,嘉定—昆山—太倉協同創新核心圈正加快規劃、科創、産業、交通、民生、生態等領域的合作,初步形成載運智造、生物醫療、新材料為核心的三大主導産業,推進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産品質量、建築業等重點領域信用合作。阿里雲華東智能算力中心項目正在金山—平湖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推進,同時張江長三角科技城也在該區域聯合探索跨區域的利益合作共享機制。

  跨省産業園越來越多。上海臨港和蘇州工業園等品牌開發主體與長三角園區深化合作,提升合作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水平。滬蘇大豐産業聯動集聚區、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海寧分區、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中新嘉善現代産業園等一批省際合作載體,深化以利益共享為基礎的跨區域園區合作模式,也正成為創新成果跨區域快速轉化、要素資源多向流動的創新熱土。

  區域內共同進步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這半年來,通過黨政代表團互訪調研,全面推進結對工作,已形成了一批合作事項,簽署了一批合作協議,南京、杭州、寧波、上海松江、上海奉賢5市(區)已先後牽頭印發結對合作幫扶實施方案。之後,滬蘇浙有關市(區)將構建産業、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相結合的結對合作幫扶工作格局,進一步激發皖北地區內生發展動力,不斷縮小長三角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差距,實現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鞏持平)

【糾錯】 [責任編輯: 沈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