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民生訪談|疫情防控、看病配藥、社區衞生服務……市衛健委主任回應焦點話題

2022年07月20日 18:41:38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7月20日電(記者袁全)20日上午,上海市衞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做客“2022民生訪談”,從疫情防控新動向,到疫苗接種情況,再到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高質量發展,回答了一系列市民關心的問題。

上海市衞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右一)20日做客“2022民生訪談”。

  防疫形勢總體向好 舉措仍需落實落細

  7月3日至今,上海已累計報告本土陽性感染者600多例。由於相關疫情主要涉及KTV等室內密閉環境,加之新型變異株的“登陸”,讓上海本輪疫情也呈現出一些“新特點”。

  鄔驚雷總結,一是傳播速度快,人員高度聚集,多點、多次共同暴露於同一環境,個人基本無防護,導致病毒短期快速傳播;二是波及範圍廣,感染者大多為年輕人,活躍度高、活動範圍廣;三是確診病例相對較多,早期診斷的確診病例以年輕人居多,免疫力強,感染病毒後發熱等症狀較明顯;四是主要為同一傳播鏈,經過對普陀區蘭溪路148號KTV疫情相關陽性感染者進行測序,結果顯示為奧密克戎BA.2.2變異株,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高度同源,顯示為同一傳播鏈。

7月14日,在松江區一居民小區的核酸篩查現場,負責掃碼的志願者腳下放置着冰塊,用於降溫。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新特點為疫情防控帶來新挑戰,也對進一步壓實疫情防控提出新要求。

  “本輪疫情也提示,各項防控措施仍需不斷落實落細。”鄔驚雷&&,目前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但隨着新的病毒變異株在全球傳播蔓延,且近期入境航班和人數不斷增加,社會生産生活逐步恢復,人員流動性加大,因此,“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依然存在,全市需進一步強化落實各項管控措施,嚴防疫情反彈。

  對於奧密克戎變異株BA.5,鄔驚雷&&,新型變異株雖然傳播更快,免疫逃逸能力增強,但總體而言和此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BA.2差異性不大,發生病死和危重症的風險無差別。研究結果也顯示疫苗接種仍能有效預防BA.5感染後發生的危重症和死亡。

  “因此,之前針對新冠肺炎採取的‘防疫三件套’和‘防護五還要’,以及接種新冠疫苗等重點的防控措施仍然有用、有效。”鄔驚雷説。

  資源儲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3月至5月的疫情防控期間,面對數量激增的陽性感染者,上海的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成為陽性感者收容和救治的主戰場。“如今疫情出現反復,如果出現更大範圍的傳播上海是否做好應對準備?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的床位數量整體準備情況怎麼樣?”

  面對市民的提問,鄔驚雷用“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概括目前上海的後備醫療資源的儲備工作。

  鄔驚雷介紹,上海按照分類救治原則,把病人集中收治到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統籌各方力量,集中專家和醫療設備,對病人進行分類救治,中西醫並重、綜合施治,努力做到“一人一策”。目前,上海全市現有1家定點醫院,床位數1100余張,1家方艙醫院,床位數2700余張。

  同時,專門制訂加強定點醫院建設方案,指定一批綜合能力強、救治水平高、感染防控基礎好的醫院作為市、區兩級定點醫院,全市定點醫院總床位數不少於8000張,並要求做好後備定點醫院準備工作,配齊相關設施設備,加強醫務人員梯隊建設,確保有需要時能夠在24小時內投入使用。

5月31日,上海最大方艙醫院——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正式關艙。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目前上海已保留若干規模較大、條件較好‘常態化方艙醫院’,市級層面床位儲備超過2.5萬張,各區按常住人口2.5‰比例儲備床位,確保即時響應需求,並投入使用。”鄔驚雷説。

  如果疫情出現波動,除了要有充足的感染者收治空間,核酸檢測能力能否“跟得上”也是實現陽性感染者“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關鍵。

  鄔驚雷&&,3月份上海本土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核酸檢測能力大幅提高,單日最大檢測能力達到過850萬管以上。目前,全市核酸檢測量能夠滿足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需要。

  基本健康服務要讓群眾“少跑路”

  疫情防控期間,市民反映的看病難、配藥難問題較為突出,醫療機構在確保嚴格防疫和保障群眾便利就醫問題上常常面臨兩難選擇。

  對此,鄔驚雷坦言,疫情防控中市民的常配藥,尤其是慢性病配藥確實面臨一些困難,這也體現了具體工作存在落實不夠精細、不夠到位的問題,對此上海市衛健委將以基層社區為切入點進行多方面的改進。

  一是繼續推進長處方。慢性病的長處方既可以方便市民“少跑路”,也可以減少醫院內的人群集聚。

  二是保持延伸處方。2016年推出延伸處方政策廣受歡迎,今年以來,上海已累計開具延伸處方約54.3萬張,市民在上級醫院開的藥可以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開到。但目前藥品目錄尚待完備,相關單位也在不斷增加和調整目錄。

  三是通過互聯網配藥在疫情期間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疫情我們也感受到連續性服務的重要性,我們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代配藥的窗口的服務質量。”鄔驚雷&&,目前上海市衛健委也在總結互聯網服務經驗並加以延續,例如,目前市民可以實現6個月內上海市各醫院就診記錄互聯互通,讓配藥更加便捷。

5月17日,在浦東新區北蔡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辦公室,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生馬俊嶺(上)和郭海英夫婦為患者配藥。新華社記者 李海偉 攝

  “在日常診療服務方面,上海全年門急診的服務量超過2億人次,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佔1/3,可想而知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多麼重要。”鄔驚雷&&,從兩年多抗疫經驗來看,三級醫療服務體系,特別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成為這次抗疫的基底,也是打贏“大上海保衛戰”的重要基礎性保障。

  鄔驚雷介紹,下一步,上海市衛健委將持續推進高質量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夯實居民健康服務網底,做實簽約服務,持續推進家庭醫生制度建設。同時,全面開展社區延時服務,方便居民便捷錯峰就診,疫情期間保持服務連續、不間斷。此外,持續推進社區互聯網診療服務,實現線上簽約、隨訪、復診和費用結算,提升居民就醫便捷與體驗。

新華社『解碼魔都』工作室出品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43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