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發呈現“雙增長”,國際航線有望陸續恢復
各地疫情管控政策陸續放寬之下,國內航空公司的暑運旺季終於可期,而28日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將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縮短一半,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對民航業的重大利好,國際航線有望陸續恢復,航班量也將會增加。
6月1日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後,上海始發航班開始逐步恢復,尤其是甘肅、海南、四川等地陸續放寬對上海旅居人員的隔離政策後,出行需求和航班量處於“雙增長”的狀態。出行和出游需求被釋放的同時,機票價格也在同步上調。6月27日,四川放寬了對有上海旅居史人員的管控措施,近期上海前往成都的機票立馬上調了價格。
而海南上周宣布上海非陽性街道人員到海南無需集中隔離後,上海飛三亞的機票就開始出現一票難求,即便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將窄體飛機更換成寬體大飛機,近期不少上海到三亞的航班經濟艙機票還是飆到了全價,部分時刻只剩公務艙。去哪兒數據則顯示,上周末(6.25-6.26)飛赴三亞的機票出票量環比前一個周末(6.18-6.19)增加了93%,飛赴海口的機票出票量增加了92%。
28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將入境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間縮短一半。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分析,新版方案將大大方便更多旅客的國際往來,對於國際航空市場的復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隔離期的縮短也意味着同樣的隔離酒店能夠保障和服務更多的入境旅客,這也為國際航班的進一步增加做好準備。
資深機長陳建國認為,對於民航來説,“14+7”改為“7+3”的意義非常巨大,接下來將會有大量的旅客計劃回國;國際和國內航線會大面積恢復,航班量將會大幅增加;入境機組也將大大減少每次隔離的時間,有更多的機會和家人相聚;國內國際航班量增加,航空公司的收入也會增加。 本報記者 金志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