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之城 織密出行路網 服務長三角城市群

2020年12月30日,龍東高架路(中環路立交-G1503繞城高速立交)通車。 記者 張海峰 攝

2021年12月30日上午,上海地鐵14號線、18號線一期北段正式開通。 記者 孟雨涵 攝

2021年6月18日,車輛在北橫通道行駛。當日,10.9公里北橫通道西段投入使用。 記者 張海峰 攝
五年來,上海市重大工程投資額逐年穩步增長,屢創新高。從2017年到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共完成投資額7889.6億元。今年,上海市重大工程計劃完成投資額200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市重大工程每年完成投資量佔上海全社會固定資産總投資的1/5以上,對城市公共服務能級、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民生改善,具有引領帶動作用。
相比最早期,近五年的市重大工程呈現“百花齊放”的特點。類型從以基礎設施為主,轉變為向産業、民生、文化、環保、鄉村振興等各個領域延伸。
打造宜居之城,上海落地一批民生型重大工程。為了將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上海決定把位於浦東濱江的黃金地段打造成一個公共開放的大公園。2021年底,市中心規模最大的城市公園——世博文化公園迎來重要節點,佔地約85公頃的北區率先開園。
隨着重大交通工程陸續完工,上海路網越織越密,給人們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五年間,14號線、18號線一期、15號線等線路開通,上海地鐵由此邁入800公里的發展新階段。線路網、數字網、社會網,多重屬性疊加,打造有溫度的城市“第二空間”。2021年,北橫通道西段投用,起到顯著的“疏堵”作用。作為上海第二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全長19.1公里的北橫通道需要橫穿中心城區,建設過程充滿挑戰,是對上海工程技術發展水平的一次檢驗,一個個“首次”“第一”在交通建設中誕生。
長三角人也有了更多期盼。正在加速建設的市域機場聯絡線,是上海軌道交通線網中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通道,它將虹橋樞紐和浦東機場連成一條線。這一條線,不僅為來到、中轉上海的游客、商務人士提供便利,更是通過優化市域交通運輸結構,服務長三角城市群。
此外,上海五年來推動一批先導産業項目落地,服務“五個中心”建設。近年來,上海通過市重大工程建設,先進製造業布局初見成效,引入特斯拉超級工廠等項目。在集成電路和芯片設計等技術難度較高的製造業領域,布局速度也在加快。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將在張江科學城落地,促進科研要素集聚,讓優勢更強。(記者 戚穎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