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送崗位,20分鐘“雲面試”簽約
■為幫助廣大畢業生儘早就業,市、區兩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及早介入,配合教育部門和高校,通過線上、雲端方式積極開展招聘活動和就業指導。截至目前,共組織各類線上招聘活動350余場,2.4萬家次單位參加,發布崗位近33萬個,參與的本市高校畢業生15萬人次;開展線上就業指導和政策宣講300余次
上海電機學院2018級本科生、“00後”嚴宇青怎麼也沒想到,僅僅通過一場20分鐘的線上面試,企業就向自己拋出了橄欖枝,雙方當場簽約,“真是又驚又喜”。
她參與的這場面試,即“閔行招才引智高校畢業生雙選線上面試專場”招聘活動。近日,閔行區“易就業”信息服務平台正式上線,這一平台以人力資源産業園為依託,凝聚各方資源促進人才供需對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
大數據實現人崗精準匹配
嚴宇青就讀的是數字媒體專業,“我一直很想去互聯網公司發展”,然而受新一輪疫情影響,她在三四月間投出的簡歷都石沉大海,這讓封控在校的她焦慮不已。
一週前,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她在“易就業”平台上瀏覽尋找崗位,很快就瞄準了上海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做無代碼開發的公司,“符合當下的行業趨勢”,嚴宇青頗為心動,立刻投遞了簡歷。
與以往不同,這次簡歷投出後不久就有了回音。6月16日,她應約接受線上面試,並如願簽約。在她看來,“有了這個平台牽線,我們和企業之間的&&更通暢了,相信會有更多同學從中受益”。
閔行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易就業”平台為企業用戶提供了簡單易用的後&配置及管理功能,包括職位一鍵發布、面試跟蹤提醒等一整套便利的人事招聘管理流程。個人用戶通過“隨申辦”搜索“易就業”登錄平台後,可以在手機、電腦等多種終端上實現簡歷上傳智能解析、崗位快速應聘及崗位隨手轉發等多項功能,還可以收到AI自動匹配及各級就業專員推送的崗位信息。由此通過數字化手段為人才供需兩端建立有效對接,提升市場配置效率。
與此同時,閔行區推出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專場,共匯集556余家用人單位,1002個優質崗位需求,吸引6320名求職者在線參與。不少企業HR來到直播間為求職青年詳細講解企業人才需求,並與求職青年在線互動。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人事總監&&:“‘易就業’平台實現了區域內人崗精準匹配,讓人才流動‘跑起來’,讓企業用工‘快起來’。”
多措並舉穩就業促就業
今年上海高校畢業生共22.7萬人,較去年增加2萬人,增量為5年來最多。受疫情影響,他們面臨的就業形勢尤為嚴峻。人社部門如何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因素,多措並舉開展就業服務工作?
4月、5月封控期間正值往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黃金時期。記者了解到,為幫助廣大畢業生儘早就業,市、區兩級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及早介入,配合教育部門和高校,通過線上、雲端方式積極開展招聘活動和就業指導。截至目前,共組織各類線上招聘活動350余場,2.4萬家次單位參加,發布崗位近33萬個,參與的本市高校畢業生15萬人次;開展線上就業指導和政策宣講300余次。
此外,人社部門與本市教育部門和各高校加強&&,結合高校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在線職業指導課程,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提高求職能力。“樂業上海”微信公眾平台推出了校園職業指導全系列視頻課程,以及“雲課堂”職業指導系列推文。徐匯、寶山、浦東、金山等區已與上海師範大學、上海大學等11所院校合作開展在線直播職業指導課程。各區結合區域特色和實際,錄製“面霸修煉手冊”“‘疫’期沙龍”“就業誤區案例分析”等系列課程視頻,幫助居家學習和求職的高校畢業生減輕求職焦慮。同時,人社部門進一步加大“預約職業指導”一網通辦便民服務的開放場次,落實就業見習“學員推薦制”政策舉措,為支持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在年內實施重點群體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
市人社局&&,今年畢業生的畢業季有所推遲,人社部門將加強排摸,掌握需求,調查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需求,主動開展崗位推薦、職業指導等就業服務。對於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實名制登記,提供“一人一檔”就業服務。“我們還將大力挖掘崗位,加強職業指導服務,提高服務針對性,進一步發揮就業服務專家志願團的積極作用,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各行業專家的專業指導,幫助他們了解行業特性以及企業招聘要求,提高求職應聘能力。”(記者 周程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