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約11萬初三學生返校複學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吳振東、彭旭卉)在高二、高三年級率先返校複學一週後,上海約11萬初三學生13日返校複學,師生們重聚在夏天的校園。
當天7時許,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180余名初三學生陸續到校,他們保持一米以上間隔,使用手機掃“數字哨兵”或出示電子學籍卡,經信息核驗並完成測溫後進入校園。
“很期待見到熟悉的老師和同學”,這是不少學生的心聲。
6月13日,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初三學生在進行信息核驗後進校。(肖鳴亮 攝)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學生需採取步行、騎行或乘坐私人交通工具的方式來校,盡量保持“兩點一線”。記者看到,高峰時段,多名交警負責引導家長將車輛停靠在臨時設置的區域,確保“即停即走”,避免校門口發生擁堵。
看到許久沒見的學生,育才初級中學副校長郭佳心情激動,“闊別兩個多月,能感受到孩子們對重回校園的期盼。”但她也&&,能否重新適應線下教學方式,還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學校的首要任務,就是盡最大努力保留住當前學生們對回歸校園的這種熱情。”
8點半,學生們迎來複學第一課。這節課沒有立即進入學科學習模式,而是通過直播告知全體學生如何做好校內防護措施,隨後由德育教師開展主題為“擁抱變化、從容迎考”的團體心理輔導課程。
學科教學同樣發生了變化。該校初三(3)班的語文課上,教師柯珍華沒有着急翻開書本和檢查作業,也沒有講解新知識,而是鼓勵學生講一講復課過程中的暖心故事。
“這些活動的設計,針對學生剛回到學校的情緒,希望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找到樂趣和信心,同時也是對語文學科綜合運用能力的一次復習。”柯珍華説。
“步子要小,起勢要緩,動作要柔”。育才初級中學校長馬玉文説,“複學第一課,不能着急進入課程、渲染迎考氛圍,而要以情感軟着力的方式,和學生一同分享和交流,營造出安全、信任、安心的氛圍,這樣才更有利於進入到高效復習狀態。”
6月13日,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初三學生在入校時進行手部消毒。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
11點40分,午餐時間到了。上海市彭浦第四中學食堂工作人員將裝滿午餐的保溫箱放到各個教室門口。在班主任指引下,學生拿出消毒紙巾擦凈桌面後,依次排隊領取餐盒,回到各自座位,用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後開始用餐。
白灼基圍蝦、青椒牛肉絲、番茄炒蛋、耗油生菜、豬骨蘿蔔湯,外加一盒牛奶,學生勞逸飛不禁讚嘆:“今天的午餐不僅美味,品種也感覺比之前豐富!”
校長施佩告訴記者,特殊時期,又臨近中考,學校提高了午餐標準,“盡可能讓孩子們多吃點,多吸收一點營養,多增加一份抵抗力。”
據了解,為減少聚集,對於學生人數較多的班級,學校按單雙列分班,以“專人專座、固定教室”的模式,分別在教學教室和指定教室就餐。
餐桌上的安全,是複學後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環。6月初,彭浦四中包括食堂在內的各區域都由專業機構開展多次全面消殺,食堂員工提前到校進行閉環管理,每日進行“兩檢兩測”。記者看到,午餐所需食材原料均在學校門口設置的物品緩衝區以“無接觸”形式即卸即走,並進行徹底消殺,在靜置一段時間後,食堂工作人員穿上防護服將物資搬運至食堂,在嚴格防疫基礎上進行後續的清洗、加工、烹飪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