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碼”“數字哨兵”加速上崗 助力上海出行復工
新華社上海5月12日電(記者周琳、龔雯)記者12日從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獲悉,上海正在加緊布設“場所碼”和“數字哨兵”兩種重要數字設施,落實應領盡領、應貼盡貼、應掃盡掃、逢掃必驗的防疫舉措。
截至12日12時,上海沿街商鋪、居民小區、商場超市、企業廠房等41.3萬家單位申領“場所碼”132.7萬個,總量較4月初增長270%。
記者在金山區一輛巴士上看到,車廂內張貼了兩張“場所碼”,分別在駕駛室右側的防護欄和車廂左上側的公示欄旁。出行時,市民通過隨申辦等程序掃碼,系統自動完成健康狀態核驗和場所登記,同時用戶手機頁面中,還可以查看自己最近一次核酸檢測結果、已掃碼的場所分類和名稱等。

金山區工作人員正在貼“場所碼”。(受訪者供圖)
如果掃“場所碼”發現異常,數據倒查可以實現及時處置,追溯異常人員行程信息。“凡進必掃是第一步,背後為流調追溯提供數據支持。”上海市楊浦區大數據中心主任楊菊芳説。
“數字哨兵”又稱“防疫一體機”,通行人員站在指定位置進行人臉測溫,同時將隨申碼靠近掃碼處,或將身份證、社保卡放置於機器上進行識別,屏幕會顯示通行者核酸檢測結果、疫苗接種情況等。
目前,立式和手持等不同形態的“數字哨兵”已在不少交通樞紐、公園布設,成為企業復工復産的必備環節之一。
“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布設、推廣應用。在一些相對封閉場所、人群集聚場所、重點防範場所張貼‘場所碼’,加強對流動人群的掃碼管理。”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俊偉説。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