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特殊的“禮物”:新冠肺炎疫情下上海鄰里互幫互助

2022年04月17日 09:58:08 來源: 新華網

  上海市一小區內,志願者、物業搬運物資。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上海4月16日電(記者陳愛平、許曉青)4月以來,在上海戰疫最吃勁的關頭,上海居民正通過互幫互助,一起渡過難關。

  數據顯示,14日全天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200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9872例。自3月以來的這波疫情,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傳染性強、隱蔽性高。

  這座城市的2500萬人口絕大部分仍處於居家狀態,特別是封控區內的家庭,日常飲食起居難免受到影響。

  40歲的戴利最近成為“團長”(小區團購訂單負責人),代表鄰居和供應商洽談購買食品套餐、消殺用品等事宜。儘管在供應鏈行業幹了10多年,戴利感嘆“團長”並不好做。

  每天居家辦公之餘,戴利會接到數十通來自供應商、送貨公司的電話,以及鄰居詢問團購進度的微信短信。團購商品的挑選,物資發貨、送貨時間,到貨商品有破損或者貨不對版需要聯絡售後等等問題,事無巨細,都需要他及時處理。

  “實際上,居委會、物業、志願者以及‘團長’共同努力,小區居民理解配合,才能讓團購流轉起來,讓整個社區的需求得到總體滿足。”戴利説。

  上海市徐匯區一小區居民“眾籌”的調節物品,供需要的鄰居取用。受訪者供圖

  戴利居住的這處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小區,有近1000戶居民,“團長”則有近10名,分別負責蔬菜、肉禽蛋、水果、牛奶、消殺用品等物資,並形成統一的“機制”。

  送到居民家的物資往往還沒有終結它們的“旅程”。社區居民常常按需“以物易物”。

  一大包紙巾兌換鄰居的兩根香蕉;一對年輕夫婦用2.5公斤麵粉,換來半打可口可樂;一位獨居老人,收到了居委會為他“眾籌”來的青菜、胡蘿蔔和饅頭……

  上海有一名業主拿出12聽可口可樂放置於自家樓棟大堂共享,卻沒想到,鄰居們更偏愛物物交換。於是可樂的放置框內,可樂越來越少,其他物品卻日漸豐富,取用可樂的鄰居,又相繼拿來了牛奶、護膚品等進行物資置換。

  這處樓棟大堂逐漸發展成鄰居們“共享”的空間,從新種下的蔥,到孩子的玩具,一應俱全,仿佛一座小型“無人超市”。12聽可樂的故事也成了疫情中上海社區的一段佳話。

  腳踝受傷的李欣奇收到來自鄰居的各類藥品。受訪者供圖

  “以物易物”也吸引了在滬外籍人士參與。居住在嘉定區的外籍女士艾薇在小區微信群裏求助,希望用一些上海本地綠葉菜換土豆、洋蔥、胡蘿蔔等自己偏愛的食物,可謂“中西交換”。

  還有許多人在疫情期間接受着鄰居無私的幫助。30歲的李欣奇腳踝受傷的創面感染化膿,在小區群裏尋求幫助,鄰居們紛紛支招,居委會也幫忙&&醫院。“短短幾小時,我在大家的幫助下&&上互聯網醫院的醫生,家住19樓的醫生鄰居也幫我‘會診’,居委會工作者收集到樓棟裏10余家住戶送來的生理鹽水、消炎藥。”

  戴利説:“家住在城市中,人們的鄰里關係往往有些疏離,但沒想到在疫情之下,我們熟悉起來、團結起來,相信這能給大家增添勇氣戰勝疫情。”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6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