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江蘇援滬醫生方艙日記:抗擊疫情,關愛心靈

2022年04月14日 09:44:3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4月13日電(季春鵬 戴冠群)上海疫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採樣隊、檢測隊、方艙隊,號角吹響,各地白衣天使集結逆行。截至目前,江蘇省已派出1.4萬餘名醫務工作者馳援上海。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全科醫學科主治醫師戴冠群,是此次江蘇援滬醫療隊的一員。她的一篇方艙日記,讓我們觸摸到守“滬”者的光。

    4月10日,上海臨港方艙醫院。上午11點,我們值班小組準時來到B1-1F艙區接班。

    我負責的3區,有2名特殊患者。我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楊剛叮囑,需要特別關注。一位40多歲的女性患者,抑鬱症病史2年,平素口服藥物,病情穩定。入住方艙的時候沒有帶夠藥物,其中一種藥已停用2天,導致她睡眠質量差,容易胡思亂想。我將這一情況告知我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叢曉銀,隨即一同到床邊查看病人。“您平時吃的這種藥,我們方艙裏面暫時沒有。您先按照我的方案服藥,保準一樣管用。”叢醫生的話讓患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同時,我們向指揮部反映情況,爭取能儘早調配到患者長期服用的藥物。

    “偶爾去治愈,經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一位50多歲的女性患者,入住方艙後出現胸悶不適,楊剛醫生憑着豐富的經驗和高超的醫技,診斷出她患有“心房顫動”,及時進行了治療。觀察到患者憂心、低落的情緒,叢醫生和我時不時來到她的床邊,問病情,拉家常,幫解憂。“我現在沒有不舒服,就是有時會胡思亂想。但聽了你們的話,我放心了,心情也好多了。”

    對方艙環境不適應,容易擔憂、害怕,這些是入住方艙醫院的市民容易出現的問題。對此,叢曉銀醫生給出了建議:通過瑜伽、音樂等放鬆自己;通過網絡與家人朋友&&,分享感受,獲得支持;健康飲食,保證充足的睡眠;寫日記、散文、詩歌等;識別消極思維模式,多想積極的一面。

    方艙醫院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作為醫者,我們盡全力將工作做得更細,專業上精益求精,在“微小”處發力,做好貼心人,多做暖心事,讓大家安心、舒心、放心。

    讓我們共待疫散雲開。上海加油!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55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