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聚焦疫情防控|上海疫情防控態勢掃描

2022年04月07日 09:31:21 來源: 新華網

  當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還在高位運作,形勢極其嚴峻,各項工作進展牽動人心。2500萬人超大規模的核酸檢測如何推進?數萬名各地醫護星夜馳援後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封控期間的民生保障如何解決“最後100米”難題?

  2500萬人,如何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開展全市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一仗。為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4月4日起,上海啟動全市核酸篩查。

  記者從4月6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根據4日核酸篩查情況,經專家綜合研判,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6日在全市范圍內再開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檢測,在本次檢測全部完成前,全市繼續實行分區管控。

  4月4日,在上海市黃浦區豫園街道,工作人員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 攝

  在數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同步開展檢測,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對上海這座城市綜合能力的一次考驗。如何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各級幹部下沉、基層提前摸底、志願者全力守護,全力開啟這場“沒你不行”的賽跑。

  清晨的豫園商城,這一上海最知名的老商圈,沒有了往日的喧囂。黃浦區豫園街道廣福居委會主任張華4日淩晨4點半已經起來,“今天我們這要完成5個點位、800人左右的核酸檢測,區城管的隊員下沉到我們片區,大家把動作做在前面,確保速度。”

  這裏雖然人不多,但點位類型多樣,既有工地商鋪,又有居民小區。“經過之前的磨合,我們也做了充足的準備,比如為轄區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等提前把核酸檢測需要的二維碼列印出來。雖然要早起,居民們也都非常配合。”張華説。不到半小時,一個點位的檢測就完成了。

  4日早上6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汾西路260弄居委會門前的小廣場已經忙碌起來。臨汾路街道社區自治辦主任孔曉娟提早趕來做準備。她是一名支援社區抗疫的下沉幹部,已在臨汾路街道各社區奔走了約3周。

  換上防護服,孔曉娟與60名社區志願者一起在小區內“掃街”——核酸檢測地點進出口的分流標誌是否清楚,提示排隊安全距離的地面標簽牢不牢,警戒線有沒有拉好……

  為了盡可能快速完成檢測又避免交叉,基層幹部充分開動“腦筋”。有的坐上三輪車,將“大白”們精準送到樓棟前,“居民不動‘大白’動”;有的提前規劃好進出動線,不走回頭路;“大白”挨個提醒“檢測時,摘掉口罩要憋氣”……

  在中央和兄弟份的強力支援下,目前上海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達到400萬管。全市共設置了約2萬個採樣點,組織了約5萬名採樣人員。同時,上海還加強“採、運、檢、報、核”各環節銜接,壓縮樣本運送時間,保障檢測能力滿負荷運轉,提高結果報送效率,努力做到快採、快運、快檢、快報、快核。

  數萬醫護援滬,方艙醫院抓緊建設

  目前,上海正積極籌措救治床位和隔離房源,擴充了一批市級定點醫院,新建投用了一批方艙醫院。當前,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在建設方艙醫院,建成後可提供4萬張床位。5日晚,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展館正進行地面作業,鋪設防水層;有的展館已在搭建艙位。展館設計圖還專門辟出了兒童區。

  位于崇明區的花博園復興館方艙醫院有2700多張床位。記者在這裏看到,這裏由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的醫療隊和安徽省援滬醫療隊聯合入駐。

  “我們的目標就是把上海的病人治療、照顧好,還要把我們的隊員一個不落地帶回家。”安徽援滬醫療隊隊員周翠梅説。

  4月4日晚的上海,很多居民小區回蕩著此起彼伏的“謝謝你”,令人淚目。這是經歷過最大規模核酸檢測的廣大上海市民,在向全國各地來滬支援的醫護人員表達由衷的感謝之情。

  上海疫情防控正處在關鍵時期,國家相關部門強力支援上海,全國多省份力量資源馳援上海。連日來,來自全國多個省份的數萬名醫護人員快速抵達上海,立即投入緊張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

  近日,上海虹橋火車站“鐵流滾滾”,10余趟高鐵列車將來自湖北、天津、山東、江西等地的數千名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運抵上海。僅3日至4日,華東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橋、浦東兩大機場接收來自7個省市和部隊援滬醫療隊包機航班26架次。河南醫療支援隊以每十分鐘一架次的密集編隊從鄭州飛抵上海虹橋機場。

  “我們4月2日晚上接到任務,立即選派醫護人員集結隊伍,做好準備,3日就抵達上海了。”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亓琴説,全院派出60名醫護人員,分別來自呼吸、重症、中醫、院感等多個科室。

  “接到醫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時間報了名。當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們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區重症監護室護士長程芳説,“上海人不用跟武漢人客氣!”

  4日淩晨兩點多,浙江省援滬醫療隊隊員章月桃和同事們就準備從浙江啟程。根據統一部署,臺州市中心醫院的援滬隊員必須在4日12點之前,完成松江區泗涇鎮的核酸樣本採集。4日中午11時許,31120例標本採樣工作順利完成。

  “配合我做核酸採樣的社區志願者是一位70多歲的阿姨,老人家真心實意想為抗疫出一份力,令我非常感動。”章月桃説。

  民生保障,打通“最後100米”

  民生保障牽動人心。為保障市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海成立了生活物資保障專班,啟動蔬菜應急保供機制,加強市外貨源對接,實施蔬菜直供、直配,目前已經建立10個應急保供大倉,與50家外延蔬菜生産基地、77個主供應基地和蔬菜主産區做好産銷對接。

  同時,上海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把大型農貿市場、連鎖超市和生鮮電商等線上線下企業組織起來,由社區工作者、志願者、下沉幹部等組成服務保障隊伍,努力把市民群眾所需的生活物資送到千家萬戶。針對高齡獨居老人等特殊群體,予以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4月5日,送貨員葉義飛手拎藥品袋走出上藥雲健康益藥藥房。 新華社記者金立旺 攝

  記者了解到,疫情防控下的上海民生保供,關鍵是抓三個環節:

  第一,做好貨源對接,確保源頭物資充足。在上海的“菜籃子”崇明島,從淩晨3點開始,海上花島綠色農業基地的菜農們就戴著口罩採摘、包裝各類蔬菜。這個基地每天發送蔬菜近20噸,直接運送到位于靜安區的“菜籃子”配送基地,再統一分揀、配送至各大社區。

  第二,優化“最後一公里”,保障物資運送到社區。在美團買菜逸仙路站點,分揀員李德峰説:“在七八百平方米的倉庫裏,我們每天至少能刷出3萬步。”疫情期間,市民需求激增,逸仙路站點訂單量達到原來的3倍。並且每個訂單中的商品數量從原來的幾件增加到十幾件,導致分揀時間翻倍。為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美團買菜已從全國各地調集數百名分揀員馳援上海。

  第三,打通“最後100米”,把物資送到居民手上。“為搞好民生保障,我們把小區的七八十名志願者組織起來,成立了快遞外賣、配藥、物資供應等幾個小組。像快遞外賣,每天就有兩個時段集中配送,碰到瓶裝水、食用油等大件,小區的保安也主動過來幫忙,這讓大家很感動。”浦東新區張江鎮城市經典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石英説。

  針對看病難問題,當前,上海全市各級醫療機構急診保持開放,各區建立了社區與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開辟了應急就醫渠道,重點滿足急危重症、孕産婦、兒童以及血透、放化療等患者必需的就醫需求。對于慢性病患者,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做好配藥服務和醫療健康咨詢。

  記者:周琳、賈遠琨、何欣榮、王辰陽、郭敬丹、潘旭、楊有宗、張建松、袁全、張夢潔、周蕊、鄭鈞天

  執筆記者:楊金志

  編輯:金小茜、陳弘毅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54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