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搶抓新終端,臨港打造智能駕駛“創新苗圃”

2022年02月19日 10:39:35 來源: 文匯報

  人們用手機叫車,來的是一輛自帶“數據庫”的無人計程車,能精準規劃最佳路線。未來,這一場景有望在臨港新片區全域實現。

  昨天,《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經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自此,中國第一個新片區迎來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制定這部綜合性地方性法規,將對臨港新片區形成以‘五自由一便利’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體係,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推進全方位高水準開放等具有重要意義。”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閻銳這樣注解。

  推動各類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外,開放型制度體係優勢,還將化為産業轉型升級的“強引擎”。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前沿産業發展以專章形式寫入法條。“由此進一步打造與臨港新片區特殊經濟功能區相適應的産業發展新高地。”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洪林説。

  “全域”納入試點意味著什麼

  《條例》中涵蓋不少“硬核條款”。譬如,針對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表述中,《條例》明確,其范圍涵蓋“臨港新片區全域”。

  在市人大財經委立法監督處處長張震看來,“全域”二字意味著,未來處于臨港新片區內的創新企業、團隊,都能在一個更倣真全景式環境中開展道路測試。

  放眼全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正如火如荼進行。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累計開放615條、1289.83公里測試道路,可測試場景達1.2萬個,累計向25家企業、295輛車頒發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資質,涵蓋嘉定、臨港、奉賢、金橋等區域。

  《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報告(2021年度)》指出,無論是測試道路裏程數、場景豐富度或是企業數量、牌照數量,上海均位居全國首位。試點初具成效,但實踐中,對標更高標準,不少企業仍提出了問題。譬如,部分測試路段車少、人少,場景積累不夠豐富,軟件迭代更新速度也有限等。

  就像孩子學走路,智能網聯汽車也需要在實景道路的不斷模擬中持續完善演算法,才能行駛得更安全更快速。《條例》施行後,臨港新片區有望在更大范圍內實現快速測試,更多企業有望在新賽道佔據新優勢。

  “商業試運營”帶來無限遐想

  除“全域”外,法條中還有另一個關鍵詞——“商業試運營”。《條例》明確,只要經過本市行業主管部門同意後,相關企業和機構可以在臨港新片區全域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和商業試運營。

  寥寥數字,卻留給人無限遐想空間。來自市交通委的報告顯示,上海將打造錯位互補的四大測試示范區。其中,臨港新片區被定位于打造“未來交通新模式創新示范區”。

  這也意味著,臨港新片區更像未來智能駕駛的“創新苗圃”。從無人計程車、中運量運輸中巴到城市小作業車,種種智能駕駛新應用、新場景,都有望在此先行先試。

  此前,臨港新片區已在細分賽道有過創新實踐。譬如,公共交通領域,去年下半年,上海首條自動駕駛公交車在臨港新片區示范應用;物流集卡領域,落戶臨港新片區的友道智途去年完成洋山港“5G+L4”智能重卡2021年度4萬標箱運輸任務,將繼續向著“10萬+”邁進。市政道路、港口、礦區、機場、幹線物流、工業園區……在臨港新片區,這些商用車使用場景的背後都有創新團隊深耕。

  下一步,臨港新片區在智能網聯汽車賽道,不再是零敲碎打的單兵作戰,更是一次整合創新的考驗。

  對此,業內人士有形象比喻——智能網聯汽車就像是“放大版手機”。雖然看似是終端,實則更是“樞紐”,連結著上下遊大量供應商、創新資源,也將對盤活創新産業生態,撬動經濟新動能、新增量有著重要作用。(記者 王嘉旖 佔悅)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479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