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華桃花”盛開申城舞臺

2022年02月13日 09:07:16 來源: 解放日報

    下個月,上海出品的話劇《浪潮》將亮相上海大劇院。相隔一周,另一部同樣是上海出品,同樣以龍華烈士英雄事跡為題材的話劇《前哨》,也將登陸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展開全國巡演。

    龍華烈士陵園是上海的紅色地標,一年一度桃花盛開時,英烈往事伴隨桃花映耀在人們心中。今年夏天,一年一度的“龍華魂”上海市中小學生情景劇匯演也將進入第17個年頭;到了秋天,左聯五烈士生活過的虹口區,又將迎來學生創排的作品“開學第一課”,在追思英烈風採中汲取青春成長的力量。

    桃花謝了又開。圍繞龍華烈士群體這一藝術創作的富礦,上海舞臺已涌現一批由年輕人主創,運用當代藝術語言,在年輕一代觀眾中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的文藝作品,使得紅色經典故事呈現出經久不衰的魅力。

    呈現:舞臺像影視大片一樣燃

    去年5月《浪潮》試演結束,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觀眾反饋。“17歲到36歲觀眾佔67.6%,針對左聯五烈士的性格、臺詞、道具,他們都會提問題,小到升降板擋住字幕,大到謝幕是否要單獨成篇。”五花八門的建議讓工作人員喜出望外,“説明大家看得很仔細、很投入”。

    《浪潮》排練之初,導演何念提出打穿劇院天花板,裝9塊升降板。上話總經理張惠慶第一反應是“太瘋狂了”,但她能理解何念的用心良苦,“影視劇有越來越多的特效,話劇舞臺靠什麼留住觀眾?”

    呼應《浪潮》劇名,臺上有水、有浪、有雨、有霧氣。時而平靜、時而激蕩的水池舞臺,九宮格式上下浮動的升降板,被觀眾評價很燃、很炸,卻讓編劇韓丹妮差點迷路,“以往謝幕,我們從側臺穿行。而《浪潮》側臺被道具塞滿,我們摸了半天,一開門,不是側臺,而是停車場。”

    想讓年輕觀眾坐得住,得有媲美影視劇的體驗。《前哨》的倒敘方式先聲奪人:槍聲中,鮮紅血花在黑色大幕濺開,牢牢抓住眼球,一段長鏡頭影像在上海石庫門穿梭,展開左聯五烈士生活畫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説,“《前哨》將演員的表演、影像、詩文朗誦等多種形式交錯在一起,角色拋出的桃樹枝,散落成漫天的桃花,大學生左浪為淋雨的殷夫撐雨傘,這些都打破時空的阻隔,召喚觀眾加入對話過程。”《劇本》副主編武丹丹感慨,《前哨》呈現出獨特的海派氣質,“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監獄外雪花和天晴,有著人文氣息,也有不可掩蓋的歷史感和書卷氣。”

    投入:青年編劇演員學無止境

    “《浪潮》從2020年年底一直改到2021年秋天。”作為職業編劇,韓丹妮對于“改”本子習以為常。

    《浪潮》的4位編劇都是“90後”。像所有龍華題材劇組一樣,編劇們不止一次去過龍華烈士陵園、左聯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熟讀烈士傳記。

    “殷夫和他哥哥的故事最有戲劇衝突;胡也頻用今天的視角看有些‘戀愛腦’,其實他不是;柔石的師生情、馮鏗的姐妹情,則是每個人都能體會的樸實情感。”4位“90後”女編劇時常在辯論。遇到靈感堵塞,韓丹妮看電視劇《覺醒年代》,聽《人間正道是滄桑》主題曲。

    早在2019年,韓丹妮創作以馮鏗為主題的《作家在地獄》,入選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新文本孵化計劃,在1933微劇場首演。去年,《作家在地獄》在第六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線上展演。

    虹口區“開學第一課”,17位中學生穿著1930年代服裝,將《作家在地獄》變為學生版原創話劇《筆墨丹心》,700多位師生觀演,這是虹口區“彩虹計劃——人文涵養”工程“戲劇進校園”項目之一。飾演監獄看守曹漢民的中學生孟驕陽特地查閱馮鏗的史料和作品,扮演馮鏗的中學生袁珍妮説:“學習烈士思想,也了解了歷史,這是我難忘的一課。”

    比中學生年長一輪的上戲畢業生們也在演出中學習。《前哨》主演袁弘説,“我們沒有給觀眾講課。我們用真情實感與觀眾交流,讓他們感受到革命時代烈士們在做什麼、付出了什麼,這是我喜歡《前哨》的原因之一。”

    演員胡歌在上海大劇院看完《前哨》後分享觀後感,“戲中是90年前青年人的熱血與犧牲,臺上臺下都交織在一起,我在多個時空的故事和記憶裏穿梭,久久不能平靜。”有些“課”,只説老師身份,就讓年輕主創們激動。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請王孝和女兒王佩民在龍華烈士陵園為《王孝和》劇組上課。王孝和犧牲後三個星期,王佩民才出生。“佩民,這個名字是父親對我的囑托,佩服人民,為人民服務,心裏永遠懷揣人民。”王佩民認真聆聽年輕人表演《王孝和》片段,還現場討論唱詞。

    今年,《王孝和》計劃在長江劇場演出。“演員親身體驗英雄的革命豪情、友情、家庭之情,自己投入感情,才能感動觀眾。”高博文説。

    2021年11月,上海文慧滬劇團《早春》登陸浙江寧海,為上海市優秀民營院團紅色主題劇目長三角巡演拉開大幕。寧海是柔石的故鄉,柔石後人代表趙為民以“百年熱血猶未冷,慷慨激情憶‘早春’”來歡迎《早春》。

    “柔石是英雄,也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在《早春》導演吳佳斯看來,“劇中柔石面臨的困境、做出的選擇,是時代中的每個普通人都可能面對的。”

    精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栽培

    漫天桃花來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悉心栽培。“龍華魂”情景劇匯演被市教委納入上海市未成年人暑期重要活動,去年匯演有來自上海市中小學的100部作品參與,其中12部優秀作品入圍決賽,由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專業演員指導後登臺。

    擔任決賽評委的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蔡金萍提醒小演員們注意細節,“穿上長衫旗袍,不應該搭配運動鞋;有些戲服太新,一看可知是剛剛做的,不如借服裝,更符合劇情。首先做到戲劇的真實,才能逐漸走近歷史的真實。”

    2019年,上海歌劇院根據龍華烈士蔡博真和伍仲文事跡創作《血映桃花》,2021年升級為情景舞蹈《囚車上的婚禮》,出現在“光輝的旗幟——上海市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晚會”上。編導孫鵬説,一條繡著桃花的紅色圍巾象徵著烈士對祖國未來的美好寄托。

    2019年,上海越劇院推出根據胡也頻、蔡博真、伍仲文等烈士事跡改編的小戲《桃花血》《囚車上的婚禮》。2021年小戲升級為微電影,選材也更為廣泛,《新生》《她!》《漁光曲》《自古英雄出少年》等4部影片通過互聯網新媒體平臺進行傳播。

    上海越劇院副院長呂祥透露,有的劇組一天拍攝19個小時,演員被灑水車淋濕,吹幹後再淋濕、再吹幹,毫無怨言;有的為了鏡頭前的幾分鐘,提前一個多月開始減肥;有的在大熱天穿上棉襖,剪去一頭長發。微電影登陸“學習強國”平臺、B站、百視通、“龍華英烈”公眾號、市群藝館“慕課”專欄。

    臺上人説,“過完年,隔壁龍華寺的桃花就要開了”,新一輪演出也將展開。

    年輕的主創,隔空對話百年前同樣年輕的先烈,“我們的內心有一樣的火熱情懷: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資以樂其無涯之生。”(記者 諸葛漪)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46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