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生命有尊嚴地離去 滬政協委員建議完善安寧療護服務
新華網上海1月23日電(吳振東、佘靈、向香)在專業的護理下,有尊嚴、平靜安詳地走完生命“最後一公里”,是每個人心底最樸素的願望。
正在舉行的上海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上,上海市政協委員謝國群等聯名提交《關於加快推進安寧療護支付制度改革的建議》指出,當前,我國安寧療護床位和資源配置不足,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亟需通過有效的支付手段作為重要抓手,廣泛激勵各級各類機構提供安寧療護服務,並在全社會營造支持和推廣安寧療護服務理念的氛圍。
安寧療護,又名“臨終關懷”“舒緩療護”等,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治療疼痛等方式,緩解及撫慰臨終病人的生理痛苦、心理哀傷,讓生命有尊嚴地謝幕。“建議”指出,隨着我國老齡化加速,慢性病死亡佔比逐年遞增,安寧療護的社會需求持續增加,而獨生子女在面對親人離世時也需要更多的社會支持和心理疏導。
謝國群等委員提出,從全國和上海市數據看,安寧療護的供需矛盾都較為突出。同時,安寧療護的服務內容不充分,收費模式也未形成可持續性的閉環,即在當前醫保制度下,收費項目主要覆蓋症狀控制的操作與藥物部分,未涵蓋多學科合作及人文醫療服務,如疼痛評估、藥膳飲食指導、哀傷輔導等,缺乏收費依據導致相關人員開展服務的積極性不高,不同機構提供服務的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
據此,“建議”提出,支付制度是重要的經濟杠桿。應加快推進基本安寧療護服務打包支付、非基本服務延續按項目付費的方式。按服務單元付費是指將醫療服務過程按特定參數劃分為若干相同服務單元(如住院天數、上門服務次數等),再由醫療保險機構按服務單元確定的預算額度向醫療服務提供者支付費用。該方式具有支付標準相對固定等優點,從而便於相關服務規模化開展。同時,建議從供方角度給予激勵,體現服務提供者勞動價值,促進各級醫療和護理機構開展規範化、高質量、普惠性安寧療護服務。
“建議”還提出,將安寧療護服務融入到護理院、養老機構等既有服務體系,有效減輕臨終病人及老年人家屬的照護負擔;持續、廣泛地在全社會開展生命教育,營造全社會參與和支持安寧療護服務的氛圍。
據了解,作為全國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安寧療護服務經多年發展,已在上海市各級醫療機構普遍推行,服務體系從部分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主,拓展到各類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和居家提供多元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