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韌性”,需要硬體領先軟件超群

2021年11月16日 10:08:56 來源: 文匯報

  城市就是一個“生命體”,其“韌性”就體現在應對特定多重威脅時,能迅速從中恢復,並通過積極應對,化危為機,把威脅對各方面的影響降至最低。

  15日,在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室舉辦的、以“韌性與城市發展”為主題的相關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韌性城市,不僅要能積極應對復雜外部威脅,還要通過各類智慧元件掌握“自學習”本領,能夠將這種應對突發事件的方法順利轉化為城市的“治理力”——一座更具韌性的城市,不僅應當在硬體上領先,還應在軟件上超群。

  應對突發事件,彰顯超強治理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市政府參事吳志強認為,在應對不確定衝擊時,韌性城市的特別之處在于,能把學習和反思轉化為城市治理制度和治理能力。

  在會場,他分享了一個關于英語單詞“resilience”(意為“韌性”)的翻譯小故事。最初,這一概念被引入中國時,被譯為“彈性”。但不少專家認為,這一翻譯版本並不準確,未能表現出“被打擊後恢復原來的樣子”的原意。經反覆斟酌,就被更正為“韌性”——不僅體現為即時的超強反應力、應對力,更強調的是一種積極轉化的能力,最終落腳于治理的能力。

  在當前語境下,“韌性城市”這一概念又有了延展。結合實際,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能擔得起“韌性”二字的城市,必須要能智慧應對包括突發氣象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在內的各類風險挑戰。以上海為例,從嚴從緊的疫情防控舉措,到應對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侵襲,所體現出的精細化治理力,就是一種“韌性”的體現和表達。

  不僅積極適應,更能主動謀劃

  對于超大城市而言,“韌性”一詞不僅意味著當時當即的應對能力,也需要著眼長遠,主動謀劃、提前預判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

  與會專家提到了當下的“海綿城市”建設,也應該基于生態、可持續的基礎上,從城市安全、韌性的角度注入新理念、新視角。

  以荷蘭鹿特丹下沉式水廣場建設為例,由于地勢低于海平面,鹿特丹在部分地區試點“水廣場”。龐大蓄水池與錯綜復雜的下水管道構成了巨量彈性網絡。一旦遭受暴雨侵襲,水廣場就會收儲多余水量,以滿足城市排水之需。

  通過視頻連線與會的德國漢堡港口城市大學城市規劃和區域發展係主任約克·克尼林説,這一理念正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可。在德國,雨水共生係統等新平臺也在進行類似探索。

  這一新興理念,也將在上海進行更多本土化探索。吳志強説,上海更多新建高樓大廈地下空間有望成為“試驗場”。

  韌性協同,亟待確立權威標準

  當然,一座城市的韌性,絕不可能“獨善其身”,未來將更講求區域性的協同。

  與會專家紛紛展示了各類全新數字化城市應用。城市構件老化災難預警係統、城市智能基礎設施……種種細分場景讓更多人看到了韌性城市未來豐富的樣貌。

  他們也提出,目前尚缺乏韌性城市建設指南與導則。要回答好這一命題,需要各城市群進一步協同合作。從長三角地區到黃河流域,這牽涉到一個城市群和一個地區的韌性協同。其中,相關政府部門需牽頭制定更具權威性的標準規范,讓各個城市突破地理區隔,更好攜手合作。

  與會專家也一致認可,韌性城市的智慧不僅在于各類感知元件,關鍵在于能充分放大“人”的主觀能動性。新技術讓城市擁有了“自我感知”“自我判斷”,但“參與式治理”一詞在會場被頻繁提及。克尼林在會場談到了在德國已落地應用的一款數字化參與係統,能讓更多市民直接參與到城市規劃建設中。“讓更多人了解決策背後的緣由和初衷,有助于提升決策科學性、合理性。”

【糾錯】 [責任編輯: 史依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1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