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塊地造三座“城” 上海金橋點亮城市副中心“新面孔”

2021年11月14日 09:26:0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11月14日電(記者 郭慕清)從浦東再出發,金橋育新變:245萬平方米載體開工、370億元重大産業項目簽約……13日浦東新區舉行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金橋城市副中心正式啟動儀式暨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和簽約活動,為金色中環建設“未來之城”開足馬力。

    三座“城”打造“未來之城”新面貌

    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頒佈,將金橋新增為主城副中心之一;今年1月,金橋城市副中心1.5平方公里核心區控詳規獲批,在浦東引領區改革和臨港新片區建設的關鍵時刻,金橋城市副中心正式啟動。

    那麼,金橋打造的城市副中心有什麼新的打開方式?“未來之城”又長什麼模樣?金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能告訴記者:“在城市規劃建設上,如果説陸家嘴是1.0版本,前灘是2.0版本,那麼未來的金橋城市副中心將成為3.0版本,今後要重點打造‘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雲端一座城’。”

    何為“三座城”?金橋集團黨委副書記趙瑞春解釋道:“地上一座城”指的是地上不僅僅有辦公樓、配套的商業設施、大型演藝中心、比陸家嘴中心綠地更大的“都市綠肺”,還有知名雙語學校等設施;而建造“地下一座城”最初是希望解決停車難問題,但是在建設過程中釋放了更大空間,規劃中配備商業設施、地鐵、餐飲、環衛、防汛等內容,地下空間還設置了紅綠燈,讓人、車可以各行其道;“空中一座城”則是指在此區域設置城市“底座”管理系統,並聯通“一網通辦”,將“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域”的區域級“規建管服”一體化管理平台納入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總體方案。

    “對於‘空中一座城’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裏,如果發生疫情,可以通過大屏幕迅速鎖定人群,按照病例、密接、密接的密接等分類將人群分為不同顏色,便於快速定位、分類處置、及時響應。”沈能説。

    記者在採訪時看到,金橋通過軌道交通、地下環路、地面中央公園、空中二層連廊的互聯互通,打造地下、地面、空中“三首層”的立體城市,實現地鐵、公交樞紐和商業零距離換乘。同時,運用“數字孿生”和“智慧賦能”理念,建立區域級管理平台,實現貫穿城市建設運維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充分體現了職住平衡、7X24有生氣有溫度、既有國際范又有煙火氣的現代開發理念。

    産城融合為建設城市副中心提供“金橋樣板”

    金橋13日集中開工的14個重點項目,總投資額超過450億元,充分發揮引領區與新片區的“雙區”聯動發展優勢,共同描繪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高質量開發建設的嶄新畫卷。

    金橋管理局副局長、金橋管委會副主任嚴俊傑&&,造城不是目的,城造出來是要有産業支撐、有人居住的。金橋的發展,始終堅持“有産業特質的城市副中心”定位,在經歷了“家電進家庭”、“通信設備進家庭”、“汽車進家庭”、“智能手機進生活” 等産業迭代升級後,預計今年可實現區域工業産值2600億元、營收8000億元、稅收500億元的總體格局,其中汽車産業鏈佔據了工業産值和稅收的半壁江山。

    “按照‘項目開工之日就是招商基本完成之時,項目竣工之日就是企業入駐之時’的工作目標,今天簽約的74個項目,既有企業總部,又有研發中心、創新平台、産業化基地,還有金融投資機構的戰略合作,簽約企業總投資額約370億元。其中,未來車、智能造項目總投資佔比過半,特別是以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為代表的未來車頭部企業,近期紛紛落戶金橋,金橋將進一步發揮和延展汽車産業優勢,成為世界級未來車研發製造的産業集聚新高地。”嚴俊傑説。

    簽約企業恩捷股份是一家集高性能鋰電池隔離膜的研發、生産、製造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對於為何選擇在金橋發展,恩捷股份人力資源總監陳瑤&&,這主要是被金橋極具前瞻性的規劃所震撼,再加上10年前企業第一家工廠就成立在金橋,得益於金橋“店小二”式的服務理念和一流營商環境,企業從這裡開始築夢,這些年也見證了金橋的飛速發展。

    “目前公司研發總部落戶在金橋,未來將凝聚全球頂端人才,研究院規劃投資17.5億元,研發産品滿足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客戶的需要,也將不斷助力金橋産業發展實現提檔升級。”恩捷股份財務總監李見補充道。(完)

【糾錯】 [責任編輯: 許超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0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