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重磅藝博會齊開,全球藝場矚目的“上海時間”再升溫
文物藝術品板塊在第四屆進博會上大放異彩之後,昨天,申城兩大重磅藝博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簡稱“西岸藝博會”)和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簡稱“ART021”)同時啟幕。隨着藝術品“買買買”從進博會向全城延伸,正在火熱進行的第三屆上海國際藝術品交易月再升溫。
儘管受疫情防控影響,人們對藝術的嚮往卻超出想象。昨天下午兩點半,上海展覽中心門口觀眾有序排隊等候進入ART021。而在首次成為西岸藝博會舉辦場館之一的西岸穹頂藝術中心,透過穹頂灑在眾多展品上暖洋洋的光、富於層次的光影變幻讓不少觀眾直呼驚喜。這個金秋,藝術正是那投向生活的光!
好逛!全球尖貨新品雲集,東西方藝術同&PK
“太好逛了!僅僅在A館就奉獻了六個小時的腳力。”今年的西岸藝博會首次以西岸藝術中心A館、B館、西岸穹頂藝術中心“三館”串起超長展線,於是資深藝術愛好者梁小姐昨天在現場遭遇了這樣甜蜜的煩惱,不得不擇日再戰。
步入第八個年頭的西岸藝博會,早已憑藉國際化陣容、超豪華水準令世界矚目。今年有來自18個國家、45個城市的120余家參展商帶來近4000件不同種類的藝術作品,超過六成參展商來自海外,21家畫廊首次參展。
其中,西岸藝博會A館的中軸線,素有藝術的“黃金大道”之稱。這條路兩旁雲集的都是國際頂級畫廊,它們選擇將什麼樣的藝術作品帶到現場吊足了人們的胃口。記者昨天在現場留意到,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今年創作的三件玻璃鋼浮雕“南瓜”,成為大田秀則畫廊的“門面擔當”;瑞士藝術名家烏戈·羅迪納的數件雕塑與繪畫新作,包括由不同色階藍玻璃鑄造而成的馬匹,以及記錄着日升月落的抽象繪畫,成為倫敦賽迪HQ畫廊的“推送”。令人驚喜的是,這條“黃金大道”上也出現了不少中國本土藝術的身影。例如周春芽今年創作的巨大尺幅紙本油畫《空山新雨後》,現身藝博畫廊展位,明顯有別於大眾熟悉的那個他;厲蔚閣則帶來新秀畫家屠宏濤的一系列新作,展現藝術家自疫情以來在哲學與美學層面的深刻思考。
東西方藝術各美其美的同&PK,同樣出現在以時尚化著稱的ART021。這個藝博會今年亦迎來史上最大規模,吸引來自14個國家、29個城市的134家參展商,近三成來自海外,首次參展的多達40家。
放眼佔據中央大廳C位的一眾國際畫廊,居於最貴在世藝術家名單前列的達米恩·赫斯特,有一件巨幅波點抽象畫《淺黃綠色》亮相高古軒展位,隨機而無限的色彩組合很是迷人;卓納畫廊此次瞄準近年來頗受藝術市場追捧的女藝術家凱瑟琳·伯恩哈特,呈現她頗具塗鴉風的一系列新作。而中國藝術品裏的“尖貨”,藏在幾大拍賣行展位,例如永樂拍賣帶來吳冠中《喜鵲》 《龍須島》、陳逸飛《玄想》等,華藝拍賣帶來常玉《紅底瓶菊》 《盆中牡丹》。
好玩!全方位打開藝術可能,鏈結更廣闊的人群
徜徉在這兩大藝博會,人們發現,藝術的面貌正被刷新。它們很可能不是畫作,而或為傢具、珠寶精品、潮流設計,或打通各種感官、玩轉各路黑科技,或圍繞特定場域而創作、強調觀眾的在場與互動……這是藝術未來的無限可能。
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裏,有座巨大的彩色塑料魔方等待與人們偶遇。這是戶爾空間為西岸藝博會“定制”的報刊亭印刷項目《Green Go Home》,觀眾可以圍觀魔方裏的藝術家現場印製T恤並進行演出。藝術項目《數字人類遺跡》冷不丁地出現在穹頂通往A、B兩館的必經之路上。它運用AR和NFT技術,邀請觀者通過手機攝像頭進入數字世界。而帶來這件作品的DATALAVA(數字熔岩),是一間只存在於數字維度的虛擬畫廊。A館館外,青年藝術家應晶晶的《以地球之名》大型飛機裝置作品讓人不會忽略,它將一架廢棄的飛機與圓形、卵形等富有彈性和生命力的不銹鋼加以混搭,寓意新生,包含萬千世界。
吸睛,拉風,ART021亦從來不乏這樣的展示。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的&階上,佇立着陳世英高達10米的巨型鈦金屬雕塑作品,名為《物質與時間對話》,呈現一種對生命、自然和宇宙奧秘的沉思與好奇。這位藝術家同時深諳創造微型和大型雕塑的技巧,因而似乎造就他對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的獨特見解。與這件巨型雕塑相呼應的,是博物館典藏級珠寶品牌CINDY CHAO兼容東西方藝術之美的展覽空間,以“藝境帷幄”為主題,首度公開展出8件全新完成的藝術珠寶新作。從玻璃櫥窗裏那些精巧絕倫、閃閃發光的胸針、項鏈中,人們不難察覺設計者對於建築、雕塑立體形態和線條的敏感。這樣一種美,是連通生活的,是人人皆可欣賞的。(范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