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燃氣檢驗檢測設備智能化升級

2021年11月12日 08:43:42 來源: 文匯報

    立冬過後,清霜冷絮,冷空氣抵滬,觸發史上最早寒潮預警。與此同時,一大批“送暖大軍”蓄勢待發。為了讓老百姓過冬更有底氣,在上海,技術部門根據安排對燃氣設備設施及安全裝置進行檢測與評估,還用上了最新技術,確保今冬燃氣安全穩定供應。

    在肉眼不可及的地下空間,藏着一條條上海的“城市生命線”——燃氣管道。往常,燃氣壓力管道的檢測基本採用傳統的膠片射線照相技術,工作時,需移動射線機進行360度全景拍攝。不僅操作難度大,易出現錯拍、漏拍現象,無法保證拍攝質量,且工作效率低。同時,洗片過程中所使用的顯影、定影液,對人體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處理後的殘液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如今這一弊病有了“解藥”。以世博文化中心為試點對象,近期,上海城投市政規劃院燃氣檢測公司使用了最新研發的“壓力管道數字化檢測系統”,依靠傳感、芯片與雲計算、大數據的創新融合應用,通過數據智能化手段,進一步確保了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提高了檢測工作效率。

    相比傳統的檢測技術和方法,這套檢測系統中的“‘機器人’自動檢測”和“現場系統化讀片”,體現了獨特的技術優越性。例如,數字化X射線成像檢測技術,是當前最先進的圖像檢測分析技術,對電子底片處理精度高,便於對圖像進行電子存檔;拍片機器人(齒輪爬行器),可根據預設的拍攝軌道,自行進行全方位拍攝。這些積極嘗試,加快了燃氣壓力管道檢驗檢測向“智慧檢測”轉型。

    此外,軟體上的“智慧”也同樣重要。檢測數據的統計、分析是重中之重,燃氣檢測公司自主開發了“壓力管道檢測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作業和安全監控的自動化、業務和辦公管理的信息化,同時具備檢驗報告自動編制等功能。該系統可在第一時間快速詳細地查詢所屬管道的各項信息,簡易快速配置應用場景,有“可視”“快速”等優點。

    目前,燃氣檢測公司正按照“數字化實驗室”創建規劃,接下來,將在燃氣壓力管道檢測中積極引入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對埋地燃氣壓力管道、燃氣門站、城市標誌性建築和重要公共設施內的燃氣管道設施建立動態管理模型,對燃氣設施設備實行全生命周期動態管理,確保全市燃氣安全穩定供應,助力上海打造韌性城市。(史博臻)

【糾錯】 [責任編輯: 佘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305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