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難上加難”小區如何實現群租動態“清零”

2021年10月24日 09:21:40 來源: 文匯報

  華涇鎮地處徐匯區最南端,盛華景苑小區則位於華涇鎮的最南端。這個“南上加南”的小區,對群租整治工作而言,的確也是“難上加難”。如今,經過有效治理,盛華景苑已實現了群租現象的清零,獲頒“無群租小區”。談到啃下這塊群租“硬骨頭”的心得,徐匯區和華涇鎮的回應很“有料”:通過數字賦能,多元共治,疏堵結合,這裡的群租整治實現了“四贏”,不僅居民叫好,連房東、二房東以及租客的權益都得到了保障,從而形成了長效機制。

  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獲悉,目前全市正在開展“群租”治理專項行動,對已發現的群租問題的點位,力爭11月底實現整治“清零”目標。在此背景下,徐匯區和華涇鎮的治理經驗,應該值得借鑒。

  數字賦能,多元參與

  作為動遷安置房,盛華景苑自2013年起,陸續接納了全市27個動遷基地的2700多戶居民,但這種特徵,也使得小區房屋大多用於出租,自住率不到1/9,一度成為華涇鎮群租整治投訴最多、難度最大的社區。

  精細化治理的基礎是摸清底數,最關鍵的就是要“發現問題”。在華涇鎮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記者看到,在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實戰&&上,已加載了華涇鎮自主開發的群租整治模塊。包括盛華景苑在內,鎮內各小區的房屋大數據都匯聚在一張電子地圖上,做到了“一戶一檔”。這張地圖,按照整治歷史、當前狀況、二房東信息等不同的數據維度,所有信息加工梳理成不同的清單,匯聚在大屏上。有了“底圖”後,重點就是掌握動態信息。目前,華涇鎮在數字化&&上加入了智能發現功能,構建了“AI+人防”相結合的快速發現機制。

  敏捷高效的數字化&&,相當於為治理群租提供了“智慧腦”和“千里眼”,但要有效遏制亂象,離不開強大的處置力量。徐匯區和華涇鎮之所以能啃掉群租硬骨頭,另一大關鍵就是在於構建了多元參與的自治共治網絡。除了在區級層面組建無群租小區創建聯席會議機制,整合房管、城管、市場監管、公安等力量,徐匯區更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之外,充分調動樓組長、志願者、乃至所有居民的積極性。

  在盛華景苑,每棟樓的底層電梯口,都張貼了醒目的群租工作&&牌。任何人要反映群租線索,可撥打24小時熱線,或直接向公安、城管、居委會、街鎮等6個方面的&&人進行反映。這就在基層一線築起了一道群租“防火墻”。在市場層面,徐匯區和華涇鎮注重突出相關企業的作用,強化激勵與約束機制。比如,他們引導房産中介機構嚴格落實租房的相關規範與責任,要求物業公司履職盡責,嚴格管理安保人員,並做實巡查登記制度。

  多元共治網絡的出現,使得群租整治升級為打“組合拳”的全周期管理。去年,盛華景苑小區共巡查房屋將近1100套,整治群租房530多套。目前在華涇鎮,群租案例一經認定,4天內可以處置完畢。

  疏堵結合,要治標更要治本

  要實現長效治理,不僅是要治標,更要治本。結合前期調研,徐匯區和華涇鎮都清晰地意識到,在群租現象背後,市場驅動不可回避:一方面,動遷居民有出租房屋、獲取收益的動機;同時,作為徐匯區離市中心最遠的地區,華涇鎮居住着許多應屆生以及快遞、外賣等服務業者,他們存在對低價出租房的剛性需求。

  除了毫不猶豫地整治群租,能否再找到另一條道路?在徐匯區政府的支持下,華涇鎮也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目前,他們與區屬國有房屋租賃企業憓家公司合作,由憓家出面,積極與大房東商談簽約,為房東提供受益,又將房源納入正規經營。對租約尚未到期的二房東,憓家也以市場化方式,推動他們將房源交給該公司託管,保證其合法利益,同時將二房東置於更完善的監管之下。通過在前端構建利益機制,徐匯區和華涇鎮從源頭上為租房市場的有序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從數字化破局、組合拳聚力,到疏堵結合構建群租整治閉環——如今,這一精細化社會治理模式已走出華涇,在區內推廣,從而初步形成了一個徐匯樣本。統計顯示,過去一年間,徐匯區累計治理群租1.03萬戶,實現動態清零。(記者 張懿)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26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