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一年,“上海停車”App如何緩解“停車難”
“開車去醫院看病,卻堵在停車場門口進不去”“小區車位不夠用,下班晚了就要發愁停在哪”“外出購物,有時要停到離商場很遠的地方,不方便”……
如何緩解停車難?上海嘗試用數字化手段來“破題”。去年10月,“上海停車” App上線試運行。一年來,“上海停車”App已覆蓋全市4500多個公共停車場(庫)、95萬個公共泊位;實現全部1200多個收費道路停車場以及1500個經營性停車場(庫)“統一支付”功能接入;累計用戶達120多萬,其中51%以上用戶綁定車牌。
“上海停車”App具有停車導航、停車換乘、樞紐停車、錯峰共享、停車繳費、停車預約、停車充電、服務公告8個服務模塊,其中核心功能是停車預約服務。
為緩解三甲醫院“停車難”,今年以來,新華醫院、瑞金醫院的停車預約服務率先上線,大受市民歡迎,每日預約泊位供不應求。
打開“上海停車”App或微信小程序,在“醫院停車預約”菜單選擇前往就醫的醫院,就可以實現車位預約。就診時出示“預約二維碼”掃碼,確認後即可入場,並駛入指定區域停放。
數據顯示,“上海停車”App已上線的10家醫院停車預約服務中,每日履約率達95%以上。未來,還將逐步在全市重點醫院推廣,並根據各家醫院特徵制定差異化規則,盡可能提高車位周轉率。
和醫院不同,老舊小區停車位緊張問題主要集中在夜間。對此,“上海停車” App針對性地推出“錯峰共享”服務功能,利用商業場(庫)停車潮汐性特徵,將夜間的空余泊位提供給周邊小區居民。
“以後再不擔心回家晚沒車位了!”日前,延安中學停車場內新辟了一處“錯峰共享”停車點位,以供周邊小區的居民停車,緩解小區停車難。目前,該共享停車點規劃116個對外運營車位,其中40個給周邊小區居民使用——居民每月支付430元,便可在工作日的17時到次日8時,以及雙休日和節假日全天把車輛停放於此。
未來,“上海停車”App還將推出一批智慧停車場(庫),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車服務。(記者 張曉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