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一走 坐一坐 在上海遇見家門口的“小確幸”

2021年10月19日 08:40:13 來源: 新民晚報

  “15分鐘社區生活圈”以“宜居、宜業、宜遊、宜學、宜養”為目標願景,引領社區塑造公平、包容、健康、智慧、低碳的生活方式,讓居民享有品質生活、切實感受溫度、擁有歸屬認同。“15分鐘社區生活圈”聚焦“共創治理機制、共商社區需求、共繪規劃藍圖、共建社區家園、共評治理成效、共用治理成果”的六個環節,形成政府和社會上下互動,部門之間橫向協同的治理體係,使其成為社會各方“最大公約數”。

  新華路街道>>百年弄堂更加“有溫度”

  如今居民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環境,都希望生活的地方更有煙火氣,更有“溫度”。建議街道通過更多的微更新、微改造,打造更多的文化創意項目,讓這裏成為一個有故事,有人情味,有共用精神的街區。

  建議人:陸東昇

qianjunyi2.jpg

  在沿街商鋪感受煙火氣,在文創空間與友人喝下午茶……這是許多市民憧憬的社區生活,作為上海第一批15分鐘社區生活圈行動規劃試點街道之一,新華路街道在人人參與中,打造著幸福生活。

  在新華路街道,有著百年歷史的“外國弄堂”由新華路211弄和329弄構成,因29幢多國風格的花園住宅得名。但由于弄堂記憶體在售後公房、商品房、老洋房、歷史保護建築等多種房屋屬性,長期面臨管理難題。

  新華路街道“一街一品”落地“外國弄堂”,居委會聯合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組織多個共創工作坊,成立由街道、社會組織和居民共同構成的共治委員會,“外國弄堂”自治小組成立後,每日巡邏,每周例會,共治委員會則定期根據居民提出的建議召開協調會。弄堂裏的微更新改造包括社區綠化、在弄堂口安裝富有藝術感的弄堂路牌等。“外國弄堂”的更新,不僅讓住在這裏的居民紛紛點讚,還引來不少遊客打卡拍照。

  而綠化的改造,更是讓弄堂的“顏值”增色不少。新華路211弄5號原有的綠化帶雜草叢生,改造後這裏新增了葫蘆型花架,種植了美觀易養的花卉,也有了自己的名字:1平方米小花園。

  美好的社區裏,更多了“有溫度”的人情味。“外國弄堂”共治委員會成立後,久違的集體活動辦了起來:有慈善超市送貨到家、有鮮米制作體驗等。“我們弄堂現在特別熱鬧,有了小時候的那種感覺,特別有人情味。”在弄堂裏住了幾十年的陳阿姨十分開心。

  大魚社區營造發展中心聯合創始人、副理事長金靜感慨道,“在共建共用共治中,我們要一起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為社區生活圈積累更多的溫度。” (記者 陸常青)

  四平社區>>在市井煙火氣中走走坐坐

  四平社區是大多建于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工人新村,生活氛圍濃鬱,社會服務完善,是楊浦區“小而美、老而美”的社區代表。希望在今後的社區升級改造中,引入智力支援,和轄區內的同濟大學等開展合作,加強社區、校區融合,使更多創意和設計運用在社區改造中,把社區建設得更美好。

  建議人:王謹

qianjunyi3.jpg

  在撫順路上,一個超體量的熊貓造型滑梯引人注目,它露出超大的眼睛環顧四周,可愛逗趣,這充滿設計感的彩色街頭玩具已成為社區孩子們的新寵。近期,四平社區新增的口袋花園不止這一處。在鞍山四村第二小區門口,袖珍綠植景觀搭配著涼亭座椅,倣佛一個小型植物園。腳下,設計團隊別出心裁地在地繪圖案中運用了“工具花”的圖樣,錘子、鋸子等各種形態的花卉五彩繽紛。

  這兩處口袋花園的創意來自于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主創之一的同濟大學周洪濤教授告訴記者,他們在聽取居民建議後,調整原有綠化布局,遵循將沿街空間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的設計理念,改建後的口袋花園功能性增強,周邊居民樂于常來走一走、坐一坐。而今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楊浦區四平社區展主題就是“走走坐坐”,走一走,在行走中感知社區樣貌;坐一坐,在市井煙火氣中尋找創意和幸福。

  2035年的上海是什麼模樣?請來四平路1028弄看一看,“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坐落于此。“NICE2035”是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發起的一個創新項目,NICE2035意為面向2035年的“創新、創業、創造”三創社區。其中,NICE好公社是NICE2035未來生活原型街打造的重點空間,由意大利設計大師Aldo Cibic設計,內部是共用廚房、精品咖啡、展示長廊和創意辦公為一體的全新空間。更值得一提的是,打造NICE好公社的設計師Aldo Cibic不僅在同濟大學任教,更把家安在了“老而美”的四平社區內。(記者 夏韻)

  寶山1號灣>>家門口的便利觸手可及

  “15分鐘社區生活圈”讓居民生活更加便利了,老百姓的感受實實在在。希望政府部門能從規劃層面將社區生活與運動、藝術、工作、休閒等進行無縫銜接,確實將這一民心工程辦實辦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精彩。

  建議人:趙恩彪

qianjunyi4.jpg

  1號灣位于上海共和新路高架北端,是蕰藻浜建設“科創之河”的首發區域。作為寶山區開展“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先行示范區,1號灣跨顧村、楊行、張廟和廟行4個街鎮,自今年年初起,1號灣開始實施“共用社區、創新園區、魅力風貌、休閒網絡”的城市更新。

  走出呼瑪五村小區新開通的“鄰里門”,一路沿著塑膠軟步道前行,不到5分鐘,就能直通1號灣南橋體育公園,橋下空間則打造成了“一墻美術館”。再走幾步路,就是智慧灣星空高線公園和沿河步道——社區、花園、水岸、1號線呼蘭路站都近在咫尺。設計師楊曉青透露,在蕰藻浜濱江公共空間建設過程中,曾多次邀請當地社區居民參與方案討論。兼顧美感與健身需求的“活力管道”,就與居民的金點子建議有著密切關係。

  從唐鎮老街動遷過來的張阿姨今年已經68歲,她高興地説,搬過來20年,目前,小區周邊煥然一新,讓人欣喜。“現在,這麼漂亮、實用的空間就建在小區邊上,我和老伴每天都去打卡散步,不用繞遠路,生活很精彩。”

  從“灰天灰地”的老碼頭、老廠房、舊堆場,到高大上的家門口公共會客廳,1號灣完成了華麗轉身,也為園區和社區居民真正實現“15分鐘社區生活圈”打開了新局面。寶山區廟行鎮副鎮長楊曉玲説,在打通濱江段的過程中,也遇到過一些來自企業的阻力,但最終,通過協調達成一致,政府、企業一同把治理用在城市更新上,邀請居民們一起來共建周邊空間。“如今,附近居民已經能夠體驗到社區生活與運動、藝術、工作、休閒等無縫銜接。(記者 徐馳)

  田林街道>>“臭水浜”變成“小濱江”

  田林社區老舊小區多,老年人也多,居民希望周邊的生活環境有更多的綠色生態空間,有更多適合漫步的街道空間,讓生活在這裏的居民推窗見綠、推門見景,漫步社區、享受生活。

  建議人:陳祖康

qianjunyi5.jpg

  “打開窗戶,綠意盎然,走出小區,眼前就是漂亮的濱江步道,真是舒心。” 住在蒲匯塘河邊愛建園的陳老伯,搬來已經20多年。這些年,他看著家門口環境越來越好,尤其是蒲匯塘,昔日的“臭水浜”搖身一變,早已成了大家口中的徐匯“小濱江”。

  田林街道以蒲匯塘為界,被分為西南和東北兩個板塊,西南部以居民區為主,老舊小區多,依舊存在功能區域通暢性、延展性不夠、公共空間缺乏活力、鄰里交往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

  兩年前,田林街道開啟了“15分鐘社區生活圈”的打造,而蒲匯塘是整個田林社區提升改造的關鍵,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恢復原來的生態係統成了重中之重。

  “大家都知道蒲匯塘路,卻不知還有蒲匯塘,即使住在周邊的居民,大多也一問三不知。”前期在聽取居民建議時,田林街道社區規劃師吳茂輝發現了這個現象。在他看來,田林居民近水不親水,而臨蒲匯塘的欽州路花鳥市場,就是“親水難”的一個堵點,這塊8600平方米的空間完全可以改造更新成社區的公共空間。

  由于市場內違建遍地,業態亂象時斷時續,改造一度很難推進。“徐匯規資局和街道一直奔走協調,才啃下了這塊硬骨頭。”經多方努力,曾經商鋪林立的花鳥市場“煥然一新”,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花開蒲匯塘”。花房驛站、小竹林、共建花園、小樹林……漫步其中,有花有草、有河有水,親近自然,好不愜意。(記者 季晟禎)

  惠南鎮海沈村>>滿滿幸福“生活在鄉村 ”

  很多市民都喜歡在稻香蛙鳴中感受滬鄉的美好,建議在規劃引領下,打造一批“近悅遠來、主客共用”的滬鄉“15分鐘社區生活圈”,使上海的鄉村成為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

  建議人:阮林芳

qianjunyi6.jpg

  作為首批鄉村社區生活圈試點,浦東新區惠南鎮海沈村“建築可閱讀、稻田可漫步、鄉村有溫度、生活有歸處”已觸手可及,漫步田間棧道,騎行村頭巷尾,無論鄉村生活氣息,還是城市生活品質,皆可觸可感。

  軌交16號線惠南東站直抵海沈村,跨過心願橋,在“騎跡驛站”換上單車,通過棧道騎行或漫步在滿眼金黃的稻田裏,輕松打卡由老宅改成的“海沈會客廳”“記憶海沈”“鄉創空間”等網紅建築。在有著“沒有圍墻的鄉村CBD”之稱的“十二工坊”,不僅可以品嘗“又見老八樣”“天使菜飯”“阿婆點心坊”等原住民的鄉土柴火味道,還可品味浸潤在鄉間美景中的咖啡飄香、紅酒搖曳的現代都市生活。

  “希望更多現代元素讓鄉村煥發嶄新的生命力!”雲程鄉匠總經理阮林芳是建議人,也是“鄉村運營師”,“十二工坊”就是她的佳作。曾在寫字樓做過“碼農”的阮林芳在南匯土生土長,她清楚地記得2018年4月10日第一次走進海沈村的印象,“道路怎麼這麼窄這麼繞?環境怎麼這麼臟?”跳出“農門”的她,希望通過“改造”和“運營”,讓年輕人願意走進鄉村、留在鄉村。

  鄉村責任規劃師魏麗所在的營邑規劃團隊協調多方資源,規劃騎行驛站,以騎行彌補公交、軌交接駁乏力;梳理空間資源,遴選閒置民宅功能更新,與阮林芳一起陸續建成記憶海沈、八百裏牛排坊、屋裏廂咖啡、鄉間花坊等。目前,多方共同編制的“鄉村社區生活圈3.0版惠南鎮區域聯動發展規劃”已發布。

  今年7月,在外漂泊打工十多年的陳志超在“十二工坊”創辦“飄洋過海 又見老八樣”,國慶假期營收20多萬元。他幸福滿滿道:“以前生活在城鎮,大家往鎮上跑;現在生活在鄉村,大家往鄉裏跑。”(記者 王軍)

【糾錯】 [責任編輯: 文星月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25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