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政法機關:用心用情用力為民辦實事

2021年10月16日 09:54:24 來源: 文匯報

  當前,全市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之中。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如何?“我為群眾辦實事”是否落到實處?取得了哪些實效?

  149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緊密結合自身職能,謀劃有精度、認識到位,聚焦得準,充分體現了為民理念。420件便民利民舉措,門開得寬、事辦得實、幫扶有溫度,高效能服務群眾,讓更多人民群眾感受到城市的溫度。

  築牢城市安全底線,提升城市安全韌性,上海政法機關將教育整頓成果轉化為推動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鍛造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法鐵軍,為上海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創造更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法治都市”,普法宣法立足職能主動作為

  “境外證據怎麼認定?”“國際貿易術語有哪些?”“違約金怎樣調整?”“怎樣承認和執行國際仲裁裁決?”……

  近年來,隨着自貿區的不斷發展壯大,國際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由此産生的爭端糾紛也日漸增多,新類型問題也層出不窮。10月12日下午,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裏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正舉行着一場乾貨滿滿的法律講座。來自20余家涉外企業的負責人、高管和法務代表集聚一堂,聆聽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商事審判庭“十佳審判長”黃英的講座。“這場講座的乾貨非常多,受益匪淺!”與會企業代表紛紛&&,在運營企業中經常遇到一些法律問題,這場講座非常及時,很有實效。

  有更好的法律保障,才會有更好的營商環境。這場講座是上海法院“法進百企護民生”法治宣講系列活動的第三場,也是上海一中院“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之一。

  在新媒體上開設“反詐行動”專欄,在電視、電台推出“反詐,檢察在行動”系列節目。全市檢察機關積極履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通過多&&、多形式、多層次開展普法教育、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切實加強知識産權、禁毒、預防金融犯罪等各領域防範宣傳,特別是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等侵財類犯罪,增強群眾識別犯罪和自我防範能力,避免“錢袋子”受到不法侵害。

  聚焦保障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民生需求和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更高要求,着力增強司法為民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法學會組織專家學者對1260條《民法典》逐條宣講,拍攝製作成視頻資料,在官方微博等新媒體&&進行滾動播放,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公益産品服務。

  “動態隱患清零”主動防範體系,提升城市安全韌性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將履職為民、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作為檢驗教育整頓實效的重要標尺。上海公安機關梳理影響社會大局穩定和城市安全運行的各類風險隱患,建立“動態隱患清零”主動防範體系,形成隱患從發現、整治到清零、反饋的工作閉環。今年以來,全市報警類警情同比下降17%,社會治安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顯著增強。

  “原以為是高額投資回報,卻沒想到是非法募資陷阱,好在警方幫我追回了損失!”近日,上海經偵部門通過主動開展數據排查,發現上海某企業以投資分項目為名,承諾支付高額收益回購份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目前,該企業及其關聯公司被一舉查獲,相關涉案賬戶、資産已被封停。

  今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聚焦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針對非法集資等經濟犯罪向新領域、新業態蔓延的新情況,積極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深度協作,形成數據互通、風險共研、打防結合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提升防範化解金融領域涉眾風險的整體合力。今年以來,累計偵破非法集資犯罪案件150余起,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8億余元。

  市民陳小姐接到一個可疑境外來電,沒過幾分鐘,她便接到“96110”來電和短信,提醒其可能接到詐騙電話。隨後,屬地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相繼派員上門勸阻。

  當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非接觸類犯罪高發。為守牢群眾“錢袋子”,上海公安前移打擊防控關口,依託市反詐中心持續完善升級涉詐通訊、網絡、資金防阻體系,提前甄別發現潛在被害人並及時上門勸阻,最大限度控案降損。今年以來,電信網絡詐騙既遂案件數同比下降3.9%、破案數同比上升35.7%,直接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7.4億余元。

  聚焦群眾身邊案身邊事,提升群眾滿意指數

  “現在我從樓下經過再也不用擔心‘天上掉石頭’了,檢察院這事辦得好!”長寧區一小區住戶黃阿姨對檢察院督促治理該小區樓棟外層墻立面脫落問題的舉措讚不絕口。

  圍繞電動車消防、高樓外墻脫落、道路窨井蓋缺失損毀、河邊缺少護欄等直接關係群眾人身安全問題,上海檢察機關着眼城市精細管理,通過和相關職能部門磋商、制發檢察建議等方式,辦理城市公共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3件,健全完善與職能部門的行刑銜接機制,開展專項法律監督,切實守護群眾頭頂和腳下安全。

  “來案快立、民生優先、&&方便、執行公開、審慎善意、文明執行、款到即發、司法救助、嚴懲拒執、強化監督”,上海法院“執行工作十項承諾”言簡意賅,但字字關注執行公開、高效、便民,目標直指及時兌現勝訴權益。9月6日,二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鄭重作出執行工作“十項承諾”,聚焦群眾最為關切的“急難愁盼”問題,緊緊抓住“切實解決執行難”的主線,兌現勝訴權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教育整頓帶來的成果轉化。

  群眾事無小事,細微處見真情。“感謝民警找回失物,幫我挽回了損失!”9月8日,在市公安局軌交總隊舉行的失物發還儀式上,乘客上官女士從民警手中拿回了在地鐵上遺失的禮品盒,並送上錦旗,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今年以來,軌交公安按照“有贓必追、有損力挽”的工作目標,全力為群眾挽回損失,找回失物。

  “能幫盡幫”解困,把群眾滿意作為重要評價標準

  51歲的陳某某因為曾經吸毒疾病纏身,唯一的女兒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母女倆生活無着落、寄人籬下,僅靠姐姐的資助勉強度日。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強制隔離戒毒期滿後,還會受到戒毒民警的幫助。民警不僅給她女兒送去“助學款”,還簽訂了“一對一輔導”的助學協議。這意想不到的幫助讓她感動不已,並鄭重遞上承諾“永不復吸”。

  今年以來,市司法局組織280余名民警對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開展跟蹤回訪活動,排摸出穩定就業難、婚姻修復難、子女照管難、病殘贍養難、孤老無依難等5類問題410余項,有效幫困幫扶900餘人次,受到出所人員和家屬以及所在地方的普遍認可。

  監獄系統緊緊圍繞主責主業,主動走出大墻,積極化解社會矛盾風險。聚焦為服刑人員家屬依法辦理動拆遷、房産買賣、民事訴訟和婚姻家庭等9類事項提供便利,切實維護合法權益,先後開展獄務現場諮詢、熱線諮詢5000余次,幫助辦理各類民事事項1100余件。

  “上海城市法規全書”應用系統是市司法局於年初上線的“服務利民”實事項目,老百姓動動手指通過關鍵詞就可以檢索到需要查詢的現行法規內容,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日均訪問近2萬次,總訪問量超過265萬次。

  上海政法機關將在辦實事過程當中,堅持開門納諫,在前階段工作的基礎上,根據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反饋,更加精準地聚焦群眾關切的問題,進一步梳理和推進重點項目,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全面接受群眾監督,讓人民群眾來評價和打分,讓人民群眾有實感、得實惠。(記者 何易)

【糾錯】 [責任編輯: 羅沛鵬 ]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熱點推薦

掃一掃

掃一掃,分享手機新華網上海頻道

Copyright © 200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網上海頻道 版權所有:新華網上海頻道

010070120010000000000000011123111310248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