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新華國際時評:罔顧世貿規則的混淆視聽之舉
2017-12-03 15:27:2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日內瓦12月2日電 題:罔顧世貿規則的混淆視聽之舉

  新華社記者淩馨

  針對歐盟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中國去年年底向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提起訴訟,美國卻在一年後作為此案第三方,向世貿組織表示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美國強行將棄用“替代國”問題與“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掛鉤,是為其貿易保護主義行為尋找借口,無疑是在混淆視聽。

  中國起訴歐盟一案中,“替代國”是已經失效的多邊貿易規則,而世貿組織多邊規則中並不存在“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美國將“替代國”與“市場經濟地位”攪在一起混淆視聽,無疑有其不願意公開説的目的。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第15條關于反傾銷“替代國”的規定已于2016年12月11日失效,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均應在該日期之後,在對華反傾銷調查和裁決中棄用“替代國”做法,但美國、歐盟卻無視該法律條款生效期限,拒絕履行在世貿組織框架下的承諾。因此,2016年12月12日,中國就歐盟繼續對華反傾銷調查使用“替代國”做法,提出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

  而日前,作為第三方,美國向世貿組織提交書面文件,表示將繼續在反傾銷調查中拒絕採用中國“非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價格和成本,拒絕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表示,此案針對的是“替代國”做法問題,而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前者是多邊貿易規則的問題,後者則可以被理解為是一個國內法問題。部分發達經濟體將兩者混為一談,以國內法為依據否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從而支援本國在多邊貿易中實施“替代國”標準的做法,顯然與多邊貿易規則相矛盾,也違反了其國際承諾。

  按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概念並不存在于世貿組織的多邊規則中,只是個別成員冷戰時期的國內産物。反傾銷“替代國”做法需嚴格依照中國加入議定書的規定如期取消,與中方是否滿足所謂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沒有關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建立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目前,已有80多個經濟體明確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歐美等發達經濟體咬住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不松口,實際上是對多邊貿易規則的背離。

  在世界經濟復蘇仍有很大不確定性的當下,以單邊法佐證貿易保護主義行為的做法,不僅有損本國法治精神和國際信譽,也有損全球對多邊貿易規則和體係的信心,將給國際經濟秩序帶來巨大破壞。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理應信守國際承諾,遵守多邊規則,切實履行世貿義務,成為國際貿易和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而非絆腳石。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航拍冬日洪澤湖濕地
航拍冬日洪澤湖濕地
南國紅楓正迷人
南國紅楓正迷人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烏鎮開幕
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在烏鎮開幕
玩趣味遊戲 學交通安全
玩趣味遊戲 學交通安全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205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