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與槍手對峙3小時 奧蘭多警方遭批“反應遲緩”
2016-06-15 06:30:21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6月13日,警方調查人員到達案發現場。(圖片來源:路透)

    美國佛羅裏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夜總會12日淩晨發生的槍擊事件震驚全美,引發輿論和不少專業人士反思。針對警方在與槍手交火後對峙3小時才攻入夜總會的做法,一些警界專家認為,這樣的應對策略過于“拖沓”,可能貽誤事件處置、傷亡控制的最佳時機。

  【專家質疑】

  當地時間12日淩晨2時左右,阿富汗裔美國人奧馬爾·馬丁攜帶一支突擊步槍、一把手槍和“其他裝置”來到奧蘭多市“脈動”夜總會門前。他起初在店外開槍,與一名警察交火。在另外兩名警官趕到現場後,雙方交火持續。而後,馬丁進入夜總會內一個衛生間,劫持多名人質。

  一些專家説,馬丁進入夜總會前,現場狀況尚處于“活躍槍手情境”,如果警方此時能夠立即對事件加以處置,哪怕只有一兩名警察,情況都可能不同。

  按這些專家的説法,從以往大規模槍擊案汲取的教訓看,即便冒著巨大風險,警方也必須迅速進入事發現場,以遏止槍手威脅、挽救更多生命。

  “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不同,”專門研究槍擊事件應對策略的前特警隊員克裏斯·格羅內克説,“(及時採取)行動(的效果)絕對勝過無所作為。”

  美國亞拉巴馬大學犯罪學副教授亞當·蘭克福德對大規模槍擊事件有研究。他説,3個小時的時間長度不同尋常,一般“從執法人員所需的回應時間可以預測(事件的)死傷人數”。

  他舉例説,1999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中學槍擊案中,警方在與槍手短暫交火後劃出一片警戒區,靜待特警小組到來。不幸的是,45分鐘後,特警突入學校,兩名槍手已經殺害了12名學生和一名老師。

  在質疑警方應對遲緩的同時,專門研究槍擊事件應對策略的前特警隊員格羅內克也提醒説,以往大規模槍擊案的教訓表明,盡早逃離現場比就地找地方躲起來更有助于“保命”。

  【警方辯解】

  至于緣何與槍手對峙3小時才攻入夜總會,奧蘭多警察局長約翰·米納給出的解釋是,一般來説,當事件從“活躍槍手情境”轉入“人質危機”後,執法人員通常會先嘗試與劫持者談判。

  米納説,由于馬丁劫持了人質,警方不得不“重新評估現場局勢”。他説,馬丁在夜總會衛生間裏撥打了911報警電話,聲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後,警方談判專家介入,試圖與馬丁對話,“我們有一個危機談判人員小組和嫌疑人對話,試圖盡可能多地獲得資訊”。

  談判中,馬丁提到了“爆炸物和炸彈”,這促使米納最終下達強攻進入夜總會的命令。當地時間淩晨5時左右,警方利用控制爆破和裝甲車推倒夜總會外墻,攻入店內。馬丁隨後在與警方的交火中被擊斃,至少30名人質被救出。(閆潔)(新華社專特稿)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相關新聞
  • 特寫:今夜,奧蘭多同一個脈動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李暢翔 袁悅  6月13日,奧蘭多槍擊案發生第二天,時近傍晚,空氣悶熱。
    2016-06-14 16:54:00
  • 奧蘭多血案再曝美控槍窘境
    陳小方奧蘭多槍擊事件發生後,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對死難者表示哀悼。
    2016-06-14 14:01:36
  • 奧蘭多恐襲後首次演講 希拉裏特朗普立場迥然
    希拉裏和特朗普當天都試圖在演講中給美國“指明方向”。在控槍問題上,希拉裏追隨總統奧巴馬的政策,表示美國須阻止恐怖分子獲得攻擊性武器。美國華盛頓郵報、Politico等媒體分析,希拉裏和特朗普的演講表明美國選戰日益分裂。
    2016-06-14 11:17:57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06129061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