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專家:“國家自主貢獻”彰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
2015-07-01 16:44:11 來源: 中國日報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專家:“國家自主貢獻”彰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力

  2015年6月30日,河南省濮陽市,中國石化中原油田石油化工總廠技術人員正在10萬噸/年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工程裝置區調試設備運作。(仝江/東方IC)

  2015年6月30日,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以下簡稱自主貢獻),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等2020年後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路徑和政策措施。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這不僅是中國作為公約締約方完成的規定動作,同時也是中國政府向國內外宣示中國走以增長轉型、能源轉型和消費轉型為特徵的綠色、低碳、迴圈發展道路的決心和態度。

  一、自主貢獻有助于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

  中國的自主貢獻是根據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等公約原則,以及考慮了發展階段、現實能力等國情提出的,將有力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

  達峰承諾為全球溫室氣體達峰創造了條件,使得全球2020-2030年期間達峰存在可能。實現全球2℃溫升控制目標是公約各締約方達成的政治共識,根據IPCC第5次評估報告和眾多國際智庫的研究,將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在2010年水準至比該水準減少40%的范圍內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條件,它表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需要在2020-2030年期間達峰。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國,過去一段時期內,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增量較大部分來自中國。中國政府宣布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盡早達峰,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的進程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推動發達國家進一步提高減排力度,吸引更多的國家採取切實可行的減排行動,使得全球2020-2030年期間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是能源低碳轉型的實際行動,有助于加快全球能源係統的低碳化進程。中國是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且煤炭在能源消費中佔主導地位,2014年能源消費總量高達42.6億噸標準煤,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費佔全球的一半以上。如果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達到20%,意味著今後的16年期間,非化石能源比例將提高8.8個百分點,凈增加非化石能源約8億噸,按照每增加1億噸標準煤非化石能源相當于少排放2.5億噸二氧化碳計算,這意味著每年少排放近20億噸二氧化碳。這一目標的實施還加快了包括核能、可再生能源在內的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步伐,為非化石能源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能源轉型,有助于加快最終實現非化石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的進程。

  實現自主貢獻目標將促使發展路徑創新,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提供借鑒。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看,沒有一個國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同時面臨綠色低碳轉型任務,發展低碳經濟的概念是在發達國家均完成了工業化、城鎮化後才出現。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中後期,如能在這過程中實現發展路徑創新,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將為其他尚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初期或尚未開始工業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為各國協調處理好發展經濟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係做出表率。

   1 2 3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鐘玉嵐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後西湖晴歸來
雨後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裏木:棉花播種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341279735801